第15部分(第2/4 頁)
我、輕賤於我,到底是何用心?與你相交,便成了豬朋狗友?若不還我公道,今生再不理你!
另:初習戰技,每日一個時辰,半月可達。之後再習,效微不可取。此諸教習之言,匆誤。”
阿姚生氣了,而且是相當生氣,毫不掩飾的生氣。這封信便是來質問火的,請教她的問題也被她放於最後,成了“稍帶”提起的末節。
………【第17章 第八級,超級化元法!(中)】………
“這是怎麼回事,我什麼時候辱她、輕賤她了?”言歡心中想著,一頭的霧水。
昨晚之前還好好的,問題當出在昨晚的回信中。回想了一下所寫的內容,言歡恍然大悟,其原因,便在於最後提及的讓她幫忙照拂一下小石頭的話中。
在阿姚那樣的豪門出身的大小姐眼中,家奴、下人跟家裡養的寵物、牲口沒什麼區別,有可能還及不上寵物。
言歡開玩笑說小石頭和她像姐弟一樣,在阿姚看來,這等於是說她和豬和狗一樣,自然是大大的不高興了。
弄明白阿姚火的原因,言歡並沒有多少得意,反而很有些生氣。他當即便研墨鋪紙,想好好的和阿姚理論一下。
和她說什麼?說人人平等麼?這簡直是屁話!言歡的腦袋還沒有進水。
開玩笑,在這個皇權社會,哪有什麼人人平等,說這話簡直就是找死,你敢和皇帝平等?要麼你去做皇帝,要麼你就等著被滅族。拋開皇帝不說,你就是去跟雲鼎門的掌門、長老等人去平等,人家不抽你才怪。
在言歡的前世,所謂民主法制時代,也從來不曾有過真正的人人平等。
可人畢竟是人吶,把人當牲口看,這種漠視言歡絕對接受不了。提起筆來寫了幾個字,再看一眼阿姚的來信,不禁長嘆一聲,又將筆擱下了。
言歡知道,阿姚對他是極好的,自打兩人相識,給了他不少贈予和幫助。而言歡卻從不曾幫阿姚做過什麼。
再看阿姚這封憤怒之下的來信,也不曾忽略言歡求教的問題。並且還提醒言歡,她給出的意見是請教過很多位教習的,應該是比較中肯的,希望他能採納。
義正言辭的和她理論一番?言歡做不到。再說即便說出一番大道理來,又真的濟得了事嗎?
由於出身和成長環境不同,在某些方面的價值觀上,會存在著巨大差異。而這又是一個等級制度森嚴的皇朝,處在什麼樣的位置,便有什麼樣的思維。阿姚如果沒有這種想法,才是個異類。
但是言歡雖然理解了阿姚的心思,卻無法表示認同。
怎麼辦?毫無疑問,阿姚在等著他的道歉。只要順著她的意思哄一鬨,這事便可以揭過。可這並不能解決問題。
言歡知道,即使揭過了這件事,這種觀念上的巨大差異,只會讓兩人越走越遠。
他心中有些悲哀,原來竟要失掉阿姚這個朋友了。再想一想,如果自己是小石頭那種出身,也不會交到這個朋友的。
這個世界的武道,修習到高深境界,其神通可謂驚天動地。像博定瑜所處的戰國時代,他一人之力便可決定一國的興滅。
大齊帝國的開創者,太祖蕭道成亦是一個不世出的武道天才。他的修為達到第九重境界的頂峰,這是帝國官方的記載。
蕭道成憑藉其絕的武道修為,會盟天下武道、仙道宗派,領盟主之位,自封“武皇”稱號。他再以這股級戰力,用了三十年時間一統天下,奠定了大齊帝國。
武道、仙道修習者的社會地位相當高。立國之初,蕭道成便給武、仙一至八重境界賜下稱號。武道稱號是:武徒、武生、武士、武師、大武師、宗師、武尊、武聖;仙道稱號是:仙徒、仙丁、仙士、仙師、大仙師、天師、仙尊、仙聖。
自第八重境界向下到第四重境界,五個稱號分別對應著公、候、伯、子、男五等爵位。
也就是說,只要能達到第四重境界,獲得“武師”稱號,便等同於帝國男爵,這已經是中級貴族。雖然稱號不能世襲,社會地位和待遇卻沒有區別。
大齊治國方針是文武並重。如果擁有不錯的武道修為,又能識文斷字,這種人在官場是最容易混得開的。歷任朝中重臣,無一不是文武兼備之才。
而言歡正具備這個條件。雖然在雲鼎門只是個普通弟子,卻是一個準貴族,而且還是一支被看好的潛力股。
言歡相信,如果自己如小石頭那樣是莊戶子弟,阿姚未見得會多看一眼。
他思來想去,心中五味俱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