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部分(第1/4 頁)
“八萬斛。”
“三萬斛。”
“七萬斛。”
“四萬斛。
“六萬斛,不可再少!”曹操驟然虎起臉道。
蔡吉亦不甘示弱,伸出手道,“五萬斛稗米·不可再多也。”
曹操的臉色旋即由陰轉晴,哈哈大笑道,“五萬就五萬。但齊侯要在五日之內運抵,五日之後孤要過黃河。此乃軍令!”
“喏。蔡吉領命。”蔡吉長袖一甩恭恭敬敬地俯身一拜。
之後曹操又讓荀攸同蔡吉就渡河、交糧等事務商討了諸多細節。如此這般,兩人一直商討到黃昏時分,蔡吉才帶著趙雲起身告辭。得了糧草與船隻擺渡的曹操,自然是熱絡地親自將蔡吉等人送出了轅門。
此刻目送著蔡吉漸行漸遠的背影,曹操瞬間就收斂起了笑容,滿含殺氣地向身旁的荀攸問道,“公達,孤若先前在大帳內設下刀斧手,汝說會怎樣?”
荀攸先是一怔,旋即回答道,“東萊或會易主。”
“哦?”曹操饒有興致地回過頭追問道,“公達認為會易給誰?”
荀攸不假思索地報出了名字,“太史慈。”
“為何是太史慈?”曹操奇道。
“攸以為東萊之主會易給太史慈原因有三。”荀攸伸出三根手指道。而曹操則露出了說來聽聽的表情。於是荀攸便扳起手指解釋道,“其一,太史慈武勇善戰,在齊軍中甚有威望。其二,太史慈出身黃縣,乃東萊本地人。其三、齊侯府幕僚在蔡吉經營之下已成一體,就算東萊現下捧一幼兒為主,亦能制霸一方。”
“故而孤若殺了蔡安貞便是在為太史子義做嫁衣?”曹操挑眉問道。
荀攸搖了搖頭道,“太史子義自然不能與蔡安貞相提並論。只是主公若真伏殺蔡安貞,太史子義怕是會興兵為其報仇。與其如此樹敵,不如······”
“不如待蔡安貞與太史子義翻臉之後孤再出手。”曹操替荀攸說出了下半句話。
“司空英明。”荀攸心悅誠服地朝曹操拱手一揖道,“蔡安貞雖才華橫溢,但其卻有一致命弱點,那便是其既無宗族相助,又無子嗣相繼。一旦身死,基業便會落入他人之手。以蔡安貞之精明不會不察,時日一長其定會對太史慈心生戒備。屆時主公只需挑撥一二,便可令其主僕反目,從而坐收漁利。”
“若蔡安貞與太史子義不翻臉,孤又當如何?”曹操不置可否地問道,“太史子義可是與趙子龍一般以忠義著稱。”
“就算蔡安貞與太史子義不翻臉,齊侯府有朝一日亦會分裂。”荀攸斷言道,“蔡安貞無宗族可依,為壓制青州本地世家,其素來喜好任用寒門之士。太史慈、郭嘉、張遼、龐統,莫不如此。然則河朔之地不比東萊那等濱海偏郡,北地世家眾多,蔡安貞若想經略冀、幽二州必得啟用世家子弟。試問以蔡安貞之家世日後又如何壓制得了北地世家?”
“公達言之有理。”曹操感同身受地點了點頭。雖說荀等文臣曾為曹操打氣,說他出身名門。曹操本人卻深知自己出身其實並不好,他能有今日成就除了自身的才華出眾之外,更多還是仰仗了曹氏和夏侯氏人才輩出的優勢。可就算是如此,曹操為了壓制豫、兗兩州的世家,防止治下出現分裂勢力,他依舊啟用了大量寒門之士。因此曹操十分理解蔡吉眼下所處的困境。正如荀攸所言,蔡吉控制的地盤越大,日後面臨分裂的危機也越大。想到只要蔡吉內部一經出現裂痕,自己便可乘虛而入,曹操便覺割出去幽州和半個冀州無傷大雅。
且就在曹操暗自推演蔡吉內部會如何分裂,自己又能以何種方式介入之時,站在一旁的荀攸冷不丁地冒出了一句道,“其實主公先前就算設下刀斧手,亦難取蔡安貞性命,畢竟其有趙子龍護身。”
曹操一聽,原本興致勃勃的臉上立馬露出了無奈的苦笑,“是啊。若孤真設下鴻門宴,子龍怕是會先取孤之性命。”(看鳳穿殘漢最新更新章節;請百度搜尋俠客中文網;或直接輸入。xKzw)
( 當蔡吉在白馬同曹操瓜分河朔之時,裝載著袁紹屍首的馬率亦駛進了許都的長街。*。**/*城頭上的號角將整個城池召喚來見證叛國逆賊的下場。無數達官貴人,平民百姓從四面八方湧至長街兩側,以幸災樂禍的神情圍觀曾經耀武揚威的梟雄,如何屈辱地遊街示眾。全然忘記了就在半個月前,這裡的絕大多數人還在袁紹的淫威之下瑟瑟發抖,甚至還有不少人在暗自盤算如何向陳天子投誠。
“亂臣賊子!”人群中不知是誰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