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第1/4 頁)
只見一片碧海金沙的海灣中,五條由土堆石壘的碼頭如五根手指一般直伸入蔚藍色的海洋。數艘長約七、八丈的海船停泊於此,伴隨海浪上下起伏著,並時不時會有潔白的水鳥盤旋於上。碼頭的另一頭連線著一條用青石板鋪就的長街。長街的一邊堆放著一箱箱一捆捆地從海船上搬下的貨資。而另一邊則聳立著數間二層的房舍。此時夏侯桓的馬車就停在石街的中央。因此不時會有商賈或腳伕從其身旁路過,並好奇地朝車裡探頭張望。畢竟這等華麗的車駕可不多見。
總之龍口商港是平和的,同時亦是繁忙的。如此奇特的景象,令自小在內陸長大的夏侯桓忍不住歎為觀止道,“《史記·貨殖列傳》曾雲: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吾今日到龍口,方知何為熙熙攘攘。”
“子皙,說得是。吾來時只當龍口商港不過剛建成而已,卻不曾想此地竟已成氣候!”同樣被眼前景象所震懾的甄堯發自內心地讚歎道。
至於王翰更是驚得雙目圓睜連連向段融追問道,“伯明,汝從哪裡變出如此多的商賈。吾記得上次來時,此地還是一片荒地。”
對於辛苦了整個冬春兩季的段融來說,車內三人的反應令他勝感欣慰。要知道眼前的龍口商港是段融自付自己有生以來最為得意的一項傑作。五個月,僅用五個月的時間,他就將這片寸草不生的灘塗建成了青州,不,應該是北地第一大港。段融相信除了東吳等地,北方應該找不出一座比龍口更大的海港來。雖說整個商港的規劃與施工計劃都是由蔡吉事先制定好的。但真正的具體執行者終究是段融。龍口商港的成功可以說是對段融能力與才華的一種肯定。
因此這會兒的段融可說是抱著一種向人炫耀自家孩子的心態,向在場的三人介紹著面前的龍口商港,“不瞞諸君,龍口商港剛進尾聲之時,就已有三韓,甚至遼東四郡的商賈來此販賣皮貨、糧食用以換取海鹽、布匹、青瓷。青州各地商賈聞訊後紛紛趕來與之交易。因此一來二去之下,而今龍口市集已成青州一大市。”
甄堯聽段融如此介紹,這才發現港口內不僅有漢人,同樣也有的胡人。只見他指著不遠處幾個衣著袒露的男子向段融問道,“那繡有紋身的可是倭人?”
“正是倭人。自打吾上次在伽倻國與其交易之後,便有倭人來東萊販貨。此等蠻夷最好中原的絲帛、青瓷,往往以海珠、皮毛、銅器換之。”段融得意地點頭道。要知道龍口商港之所以能在如此短的時間裡名揚海外,可全憑了他當初去三韓交易時造的勢啊。
然而夏侯桓顯然對一副未開化模樣的倭人頗為反感,卻聽他皺著眉頭向段融提醒道,“如此多的蠻子來此經商,若是鬧起事來可如何是好。”
“小侯爺言之有理。故吾家主公在城外特設了蠻夷邸。”段融說著指了指不遠處一片帳篷,解釋道,“龍口商港毗鄰水寨,一旦有人鬧事,水寨之中立即會有官軍出面鎮壓。”
“原來如此。”夏侯桓恍然大悟地點了點頭,跟著又指著另一處的房舍問道,“那是客棧?怎麼建在城外?”
“那是邸店。”段融回答道。
“何為邸店?吾只聽過客棧。”夏侯桓好奇地問道。須知自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商業興盛和交通發達,就已經出現了食宿不分,專為商賈服務的“客棧”。秦漢時期設立的“驛傳”則是專供傳送郵件公文和來往官員居住的旅館名稱。漢代,旅店又有了較大發展,長安城裡修建有140多所“郡邸”,還建造了“蠻夷邸”專供外國使者和商人食宿。但大多設於城內,以便於官府管理。甚至商鞅變法時,還規定旅客如無證件,店主擅自留宿者治罪。像黃縣這般將客棧造在城外的可不多見。更毋庸說還有取了個“邸店”的怪異名字。
段融聽夏侯桓問得急切,不由捻著鬍鬚笑道,“小侯爺有所不知。吾等最初造這些房舍本打算租於客商堆放貨物,卻不想一些客商卻情願與貨睡在一起也不願意進城住客棧。於是吾等便騰出一部分房舍用來安置這些商賈。之後又有駔儈來此撮合買賣。一時間這些房舍既是住人存貨的‘邸’,又是販貨的‘店’,故乾脆合起來叫‘邸店’。”
段融並不知曉由於他的努力,未來將在唐宋兩朝盛極一時的邸店提前出現了。不過夏侯桓等人倒是對這一新興的事物頗感興趣。於是一干人等二話不說便拉著段融一起參觀了一番龍口港的邸店。眼瞅著店內人聲鼎沸忙於交易的架勢,夏侯桓再一次被龍口港的熱鬧氣氛所感染了。
這不,一出邸店這位年輕的銅鞮侯便興致勃勃地說道,“吾手中正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