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部分(第2/4 頁)
的思想。
無論是讚譽還是貶低,都離不開林子軒這個名字。
可以說,林子軒雖然不在倫敦,卻成為倫敦文學界。甚至是世界文壇的一個焦點。
圍繞著林子軒和《1984》的一切都是新聞媒體追逐的熱點。
這是一場媒體的狂歡。
如果說以前林子軒在世界文壇是嶄露頭角的話,現在則是聲名遠揚了。他的知名度和此時世界上最著名的作家不相上下。
這部《1984》的確為他贏得了世界性的知名度,不過卻是譭譽參半。
這說明了一個道理。富有爭議的作品是出名的捷徑,但也要承擔相應的後果。
林子軒剛剛安排好住處,就有多家英國媒體前來採訪,包括《泰晤士報》這種大報。
在港口的時候就有記者拍照和採訪,那時林子軒還不瞭解內情,以為英國媒體實在是太熱情了,他沒想到自己已經成為世界文壇的大作家了。
他沒有貿然接受採訪,而是讓人把市面上的報紙和雜誌都買回來,瞭解具體的情況。
看罷報紙。他心情沉重。
由於蘇聯施加的壓力,導致國際筆會的下屬分會意見不一,分歧嚴重,這對中國加入國際筆會將產生極大的影響。
國際筆會相當於作家的聯合國,每個國家的筆會中心代表著這個國家的態度。
作家有國籍,也有個人的傾向,他們追求寫作的自由,也要維護國家的立場,這其中的平衡很難把握。
林子軒理解這一點。作為中國作家,他同樣會維護中國的利益。
蘇聯發動了很大的力量來阻止和詆譭林子軒和《1984》這本書,不可避免的牽連到中國加入國際筆會的表決。
這已經不是單純的文學事件,而是牽扯到更深的東西。
從高爾基的宣告。到各國作家的看法,英國評論家的評論等等,形勢不容樂觀。
國際筆會以英國和法國的作家為主。他們具有主導權,其他歐洲國家的存在感不強。基本上以這兩個國家為標杆。
現在,英國的態度模糊不清。法國持反對態度,其他國家大部分都是中立,不發表意見。
好在美國、德國和捷克等國支援中國,讓局面不是那麼悲觀。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和蘇聯接壤的國家能看到蘇聯的真實狀況,支援林子軒,那些不瞭解內情的作家們反而詆譭林子軒。
或許很多年後,他們會因為這件事而後悔,但在此時此刻,給林子軒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有意思的是國際筆會的宗旨是為言論自由而奮鬥,並積極保護作家免受政治的壓迫。
然而,現實中不可能不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
遭遇這件事,徐至摩和鬱達浮有點措手不及,面對國際輿論的抨擊,壓力太大了。
他們現在需要考慮的是如何扭轉局面。
三人都是年輕人,沒有退縮的情緒,反而鬥志昂揚,書展的事情暫且放下,他們要對各國的作家們展開公關和遊說。
商量之後,林子軒負責應對記者,徐至摩和鬱達浮拜訪其他國家的作家。
他們的遊說策略是把林子軒和中國加入國際筆會分割開來,不能把兩件事混為一談。
面對記者,林子軒暢談了寫作《1984》的初衷,靈感來自於在莫斯科和扎米亞京的談話。
他不認為這部小說是在諷刺蘇聯,而是描寫了世界普遍存在的問題,民主和極權的界限在哪裡,世界未來會不會走向小說中描寫的社會。
這是一本科幻小說,但很多人卻把它當作了現實主義作品來讀。
林子軒表示很無奈,他覺得蘇聯太敏感了,作為一個大國沒有相應的氣度。
英國記者做了不少功課,他們詢問林子軒對蘇聯的看法,並引用了林子軒在中國報紙上的段落,以此證明林子軒批判過蘇聯。
對此,林子軒直言不諱,那的確是他的真實看法。
媒體就是這個樣子,想要報道大新聞,英國記者顯然想把林子軒塑造成一個反抗蘇聯的英雄形象,而高爾基是蘇聯的保衛者。
兩位大文豪之間的激烈交鋒才是讀者的最愛。
於是,他們詢問林子軒對高爾基的看法。
林子軒想了想,這樣回答,他敬佩以前的高爾基,而不是現在的高爾基。
英國記者在第二天的報紙上用了一個非常吸引人的標題,導致報紙的銷量大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