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3/4 頁)
,只是把腦海裡的小說看成了自己私人的東西,不想和別人分享。
現在的情況是他沒有時間寫出來,不如找一批文人過來,把故事大綱和設定發給他們,讓他們填充故事情節,如此就能大規模的把後世的小說搬到這個時代來。
這些通俗小說雖然文學價值不高,卻有成為暢銷書的潛質,可以大賺一筆,還能從中選取讀者追捧的作品拍攝成電影。
說幹就幹,林子軒找來平禁亞把計劃說了一遍。
平禁亞欣喜不已,覺得這位大老闆終於開竅了,他早就想找人代寫《射鵰英雄傳》的續集了,這麼火爆的小說不寫續集實在是太可惜了。
平禁亞兩年前也是代寫圈子裡的一員,很快就蒐羅到六名專門代寫的作家。
於是,永珍寫作工作室就這麼成立了。
他們寫出來的小說只能用同一個筆名,版權歸永珍書局所有,這就叫做寫作專業化。
林子軒拿出《飄渺之旅》和《甄嬛傳》讓他們試水,一部修真,一部言情。
他提供大綱和背景設定,其他人填充情節,然後由他審閱。
如果寫的還算可以,又能得到讀者的認可,就繼續運作下去,像流水線一樣的出產暢銷小說,否則就當作一次嘗試好了,反正也沒什麼損失。
第一百六十一章 文化傾銷戰略
一個星期後,林子軒把工作室寫的稿子收上來審閱。
他給了這些人第一集的設定,大概能寫上十萬字左右,不過這些人只寫了八萬字不到。
林子軒原本以為是他們的寫作水平不行,不懂得拖劇情和灌水,這可是網文的兩**寶。
但他看了以後才知道,這些人完全理解什麼是灌水,環境描寫是一段一段的,甚至一張桌子都要寫上一大段,大量的對話充斥其間,讓人覺得好像是在嘮家常一樣。
可就算是這樣,還是沒有湊夠十萬字。
林子軒看了一會就找到了原因。
原因是這個時代的文人文筆太好了,不會後世那種大白話的敘述方式,就算是囉嗦,也囉嗦的很有文采。
這讓林子軒非常汗顏,如果是他寫這類小說,一定是通篇的大白話,一個意思翻來覆去的說,唯恐讀者不明白。
這就難怪一些文人攻擊他的小說沒有文采了。
看來找這些人代寫算是找對了,他們寫出來的小說才真正符合這個時代讀者的閱讀習慣。
唯一的瑕疵是這些人的寫作風格不夠統一,看起來更像是拼湊出來的小說。
這也是代寫小說的一大特點,由於代寫的人經常替換,導致前後文風不盡相同,很容易被讀者發覺,應該找人稽核一下,儘量統一風格。
不過通俗小說說到底就是消遣娛樂,只要情節吸引人,其他缺陷可以忽略。
總體來說,林子軒比較滿意,便讓平禁亞繼續這種經營模式,培養一個寫手團出來。
平禁亞不由得意氣風發,有了這批寫手每日提供的稿子,他終於能把《通俗小說週報》改成《通俗小說日報》了,這是永珍書局向前邁出的一大步。
這些小說將來還會出版發行,這又是一筆收入。
這些作者也不侷限於寫小說,還可以寫小品文和雜文,必要時還能參與論戰,這是永珍書局的後備力量。
他似乎看到了一家大型出版社正在向他招手,而他正是這家出版社的領軍人物。
這個時候,他下意識的忽略了林子軒的存在。
經過這件事情後,林子軒開始了發散思維,這種寫作模式不必侷限於中國,還可以寫外國小說,而且是大批次的寫作。
他腦海裡有不少只知道大概情節,卻沒看過原著的小說。
比如《超人》和《變形金剛》之類的故事,他看過電影和美劇,如果寫下設定和大綱,找一批精通英文的作者寫這類小說,會不會在美國獲得成功呢?
反正只是通俗小說,不是那種需要精雕細琢的文藝小說。
想想還真有這個可能,這樣的話,就可以把這些小說傾銷到美國去,在賺錢的同時,也能影響到美國的文化。
如果以後好萊塢要拍攝這類電影,就要問問林子軒同不同意了。
這樣類推下去,日本的小說和漫畫,蘇聯的小說,英國的小說……
林子軒可以向全世界傾銷文化產品。
當然,這只是他的一個想法而已,想要實現需要極其龐大的工程。
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