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4/4 頁)
城隍廟小吃屬於經濟型美食連鎖店,南翔小籠、特色生煎、油豆腐粉絲湯、排骨年糕等在江浙滬赫赫有名的美食,是店裡的特色兼主打。好吃不貴,豐儉由人。類似的小吃店還有不少品牌,在上海廣受歡迎。
今天走進的這一家,並不辜負城隍廟小吃的招牌。小籠皮薄湯多,肉質鮮美,香而不膩,生煎暄軟香脆,黑米粥軟糯,雞鴨血湯濃郁可口……
雖然很美味,陳小西和朱貝妮這一桌雖然飢腸轆轆,相較滿堂客人,吃得卻頗文雅。朱貝妮的文雅體現在始終後背挺直,陳小西的文雅卻勝在節奏。他吃得不緊不慢,目不斜視,彷彿滿堂的人都不存在,只有桌上的美食和眼前的美人。
從城隍廟小吃裡出來,陳小西帶著些許遺憾:“如果他們把甘水處理得更隱蔽,服務員嗓門再低一點,就更好了。”
朱貝妮始終不太說話。
說實話,她對就餐環境遠沒有陳小西挑剔,只要不是髒亂差的過分,她都能接受。在讀書的時候,有一個家境優渥的師弟,從不跟眾人去小店裡聚餐。那大概是她印象中的第一個講究人。然而只是師弟,並無太多交集,因此也沒有什麼衝擊。
巧巧和蜜糖葷素不忌,痴戀后街的黑暗料理,只怕連朱貝妮還不如。巧巧還自帶辯詞:“活得太拘謹的人生,有什麼意思!來兄弟們,讓我們一起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蜜糖只有一句話:“老闆,加辣椒!”
自己的父母常年吃在家裡,一年到飯店吃飯的次數不超過兩把手指頭,還包括婚喪嫁娶的宴請。自己也是讀大學之後,才從“帶走”漸漸步入“堂吃”。
第一次遇到陳小西這樣挑剔的食客,朱貝妮需要過程消化。
馬路拐角,有一片小綠地。
“要去那裡看上週的作文嗎?”陳小西指著綠地問。朱貝妮望一眼麻雀雖小,卻被綠植佈置得抑揚頓挫的小綠地,順從地點點頭。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內環,已經騰不出太多空間造公園,於是綠地成了妥協的產物。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