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第3/4 頁)
番奉召進京的百餘大員中,真正入住皇華驛的不過寥寥數人而已,大多數官員全都不知所蹤,四位封疆大吏裡,也就僅有兩江總督巴錫一人入住了皇華驛,其餘三人皆去向不明,甚至不曾在皇華驛露過面,夜幕一落,偌大的皇華驛自也就顯得格外的寂寥。
“唉……”
一彎殘月高掛天際,月色下,一名白髮蒼蒼的老者臨窗而立,面帶愁容地仰天望月,默立了良久之後,輕輕地搖了搖頭,發出了一聲意味難明的長嘆,這老者正是當今兩江總督巴錫——巴錫,伊爾根覺羅氏,正黃旗人,順治十二年生人,康熙四年起,便被選為布庫(摔跤手),入宮陪康熙帝耍練跤術,後在平滅鰲拜中立下大功,得以晉升為大內二等侍衛,不久便外放為兩江總督府參將,參與平三藩之亂,得功晉升為廣州將軍,康熙三十三年七月,晉雲貴總督,康熙四十一年六月,轉任兩江總督至今,乃是康熙最信重的封疆大吏之一,後世影視劇裡那位忠心耿耿的魏東亭就是以此人為原型塑造出來的。
巴錫的心情相當的不好,不為別的,只因明日便是其到戶部報到的時候了,光是自身所欠下的二十萬兩白銀就夠其煩心的了,更別說整個兩江地面還欠著兩百萬兩銀子,這兩樁事兒就有若兩塊千鈞大石般,壓得巴錫喘氣都難,一想到自個兒榮耀一生,到了臨致仕之際,還得在公堂上丟人現眼,巴錫的心情又怎個鬱悶了得。
“老爺,外頭來了個小公子,說是有要事要見老爺。”
就在巴錫一籌莫展之際,但聽一陣腳步聲響起中,老管家從房外行了進來,小心翼翼地湊到了巴錫的身後,低聲地稟報了一句道。
“嗯?甚的小公子,說清楚了!”
巴錫此際正煩得很,哪有會客的心思,這一聽老管家說得含糊,登時便有些個來了氣,眼一橫,不甚客氣地喝問道。
“老爺,他沒說,只是給了這個,說是老爺一看便知。”
這一見巴錫氣色不對,老管家自不敢怠慢了去,趕忙將手中持有的一塊竹製牌子遞到了巴錫的面前。
“咦?嘶……”
牌子並不大,也就半個巴掌左右而已,兩面打磨得極為光滑,背面無字畫,正面也就簡單地刻著“麒麟”二字,乍一看起來,似乎無甚稀奇之處,可落在了巴錫的眼中卻又不同了,但見其先是驚咦了一聲,緊接著又是倒吸了口涼氣,連句解釋的話都沒有,就這麼急匆匆地向外行了去。
“老爺,老爺,您……”
老管家渾然沒想到自家老爺說走便走了,不說連個交待都沒有,那一身的便裝顯然也不是迎客之道,不由地便有些急了,先是一愣,接著趕忙小跑著追了上去,可就是這麼一耽擱,巴錫竟已是走得沒了影蹤。
“敢問您可是……”
巴錫健步如飛地衝到了皇華驛的大門口,藉著兩邊門上高掛著的燈籠之亮光,入眼便見數名彪形大漢簇擁著一名青衣少年,面雖生,可氣度卻是不凡,心中的猜測立馬便更篤定了幾分,但卻並不敢完全確定,這便疾步行到了近前,很是客氣地拱手行了個禮,試探著問出了半截子的話來。
“見過巴軍門,小侄奉家父之命前來拜訪,若有打攪處,還請巴軍門海涵則個。”
皇華驛門口雖是人跡稀少,可畢竟還是有著把門的兵丁在,弘晴自不願在此際透露出自個兒的身份,這便朝著巴錫深深一躬,行了個晚輩覲見之禮,口中客套著,卻絕口不言自身之來歷。
“不敢,不敢,只是令堂……”
巴錫常年在外任官,甚少有回京的時候,雖久聞弘晴之大名,卻是從來不曾見過面,先前之所以猜度出來訪的是弘晴,靠的便是那塊竹製名片,此無它,“麒麟商號”名聞天下,誰人不知此商號背後的大老闆便是弘晴其人,再聯想起年歲與氣度,巴錫自是能猜著弘晴的身份,只是弘晴沒承認,巴錫卻也不敢百分百確定,這便遲疑著還想再多盤問一番。
“家父行三,與巴軍門有舊,特令小侄前來拜訪。”
弘晴並不因巴錫的盤問不休而著惱,微微一笑,彬彬有禮地應答了一句道。
“哦,原來如此,好,世侄且裡面請!”
巴錫能得老爺子信重,自然不是等閒之輩,弘晴的暗示都已是如此明顯了,他自不會聽不出來,心下里不禁為之一振,也不再多囉唣,拱手還了個禮之後,又一擺手,將弘晴讓進了皇華驛中,一路寒暄地進了其住宿小院裡的書房,各自分賓主落了座,自有隨行的僕役們緊趕著奉上了新沏的香茶,又各自退出了書房,獨留弘晴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