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部分(第3/4 頁)
“父王明鑑,孩兒以為皇瑪法乃聖明之君也,對此,必有處置之道,孩兒只管靜心辦差,一切聽憑皇瑪法做主便好。”
想法當然是有的,還不少,問題是說不得,弘晴無奈之下,也就只能是規規矩矩地給出了個廢話一般的答案。
“嗯,夫子,子誠,您二位對此事可有甚見教否?”
眼瞅著無法從弘晴處探出甚口風,三爺心中自不免有些個不爽,問題是弘晴應對上又無甚差池可供挑剔的,三爺自是不好胡亂發作了去,無奈之下,也只能是將問題丟給了端坐一旁的兩大謀士,顯然是指望著兩大謀士能給出個良策來。
“王爺明鑑,屬下以為此事敏感至極,草率插手其中,恐於事無補,反倒更添變數,倒不若就交由陛下聖裁為好,依屬下看,陛下既是有心栽培小王爺,斷然不會因王掞之攪亂而有所更易,姑且坐觀方是上上之策也。”
李敏銓近來雖是漸與弘晴離心,可在這等大事上,卻是不敢有絲毫含糊的,更不敢給弘晴上甚眼藥,這不,三爺話音剛落,他便已是緊趕著出言規勸了一番。
“嗯,坐觀其變倒也不失為穩妥之道,只是眾口鑠金之下,卻也難保皇阿瑪誤信小人之言,再者,本王若是在此事上一無所動,卻恐皇阿瑪有見怪之心,此亦不可不慎啊,夫子,您看呢?”
坐觀其變的策略,三爺不是沒考慮過,只是在他看來,這等法子未免太過被動了些,自不是很滿意,此際聽得李敏銓如此說法,眉頭當即便是一皺,憂心忡忡地便將心中之所慮道了出來。
“杞人憂天!”
陳老夫子本不欲急著開口,可三爺既是問了,陳老夫子倒是沒藏著掖著,不過麼,給出的答案卻顯然不是三爺想要的結果。
“這……,這是從何說起?”
陳老夫子這麼個當頭棒喝一出,三爺當即便被憋得個面紅耳赤不已,口角抽搐了好一陣子之後,這才吶吶地憋出了句話來。
“陛下何等聖明之輩,又豈是小兒輩犬吠能動之者,王爺不明聖心,卻要妄動無明,必失聖望,更會給幾位爺留下插手此事之餘地,與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何異?”
饒是三爺已是尷尬萬分了的,可陳老夫子卻壓根兒沒給其留甚情分,毫不客氣地便指出了三爺的錯處之所在,而這,正是弘晴不敢說出口的道理。
“王爺明鑑,屬下以為此事姑且先再多看幾日,真若是事有不對之際,再行出手干涉亦不遲。”
這一見三爺面色難看已極,李敏銓可就有些坐不住了,趕忙從旁寬解了三爺一句道。
“唔……,晴兒以為如何哉?”
三爺討了偌大的一個黴氣,自是不敢再去問陳老夫子的意見,順著李敏銓的話便就此下了臺,轉而又將問題丟給了躬身端坐著的弘晴。
“回父王的話,孩兒別無異議,一切聽憑父王做主便是了。”
弘晴乃是謹慎之人,儘管心中其實是同意陳、李兩大謀士之建言的,不過麼,卻並不打算表現出來,而是耍了個太極推手,將問題一腳便踢回了三爺的腳下。
“嗯……,也罷,那就再議好了。”
弘晴雖是不曾明說,可意思卻是表達得很清楚了,三爺又不笨,自不可能會聽不出來,這一見諸人的意見都是如此之一致,三爺心裡頭雖是尚有擔憂,卻也不好拂了眾人之意,也就只能是勉強地給出了個決斷。
“父王聖明!”
這一聽三爺終於是偃旗息鼓了,弘晴心中的大石頭也就此落了地,但卻不敢忘了禮數,緊趕著便稱頌了一把,至於心裡頭到底是怎麼想的麼,那就只有他自己才清楚了的……
第743章 王掞攪風雲(二)
康熙五十八年的春節便在一派的紛紛擾擾中過去了,儘管誠親王府一系對王掞上本一事毫無表示,可京師裡的流言卻並未因此而消停下來,反倒是因節假的醞釀而更高漲了幾分,不止是朝臣們在拜年時議論紛紛,便是民間人士,在茶餘飯後也是亂議不已,又怎生熱鬧了得,然則甭管外人如何議,弘晴都不加理會,哪怕是去四爺等人府上拜年之際,也絕口不提此事,任憑四爺等人如何旁敲側擊,也無法從弘晴口中探出哪怕是半點的風聲。
“稟王爺,王相送來了份摺子,請王爺過目。”
弘晴倒是想著息事寧人,奈何旁人卻顯然不想讓他好過了去,這不,初七方才剛一上了班,人才剛在藏拙齋的辦公室裡落了座,茶都還沒飲上幾口呢,就見給事中張照急匆匆地從屏風後頭轉了出來,疾步搶到了文案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