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3/4 頁)
向了陳老夫子。
“嗯,這就去。”
老夫子的眼中同樣有疑惑之光芒一閃而過,可也沒甚旁的表示,只是淡然地應了一聲。
呼呼,今日的煎熬總算是過去了,沒說的,一個字——爽!
議不議事倒沒啥,即便有啥狀況,大不了水來土掩也就是了,可能躲過今兒個接下來還必修的蹲馬步、舉石鎖等苦活,於弘晴來說,那可就是件不折不扣的大幸之事,雖不敢在老夫子面前有所流露,可在心底裡偷著樂上一回卻還是要的。
“先練到此處,議完事後,繼續。”
弘晴正偷樂不已間,冷不丁就見老夫子側了下頭,一句話便將弘晴從天堂打回了地獄。
厄……,我勒個去的,還練啊,您老也真是的,沒完了不是!
可憐弘晴愣是被老夫子一句話砸得個頭暈目眩,待得回過神來,卻見老夫子已走得快沒了影,心下里自不免火大,卻又實在是沒膽子抱怨出聲,沒奈何,也就只能是恨恨地跺了下腳,怏怏然地跟了上去。
“兒臣叩見父王,見過李先生。”
方一轉過書房門前的屏風,入眼便見高坐上首的三爺正滿臉喜色地與李敏銓拉呱著,所說的似乎是山東之事,弘晴雖心中存疑,但卻不敢有失禮數,忙不迭地搶到了近前,規規矩矩地行了個大禮,至於老夫子麼,則僅僅只是朝著已站起來相迎的三爺頷首示意了一下,便已緩步向左側的几子行了過去。
“免了。”
三爺的心情顯然極好,眉眼都透著掩飾不住的笑意,叫起的聲音自也就分外的和煦。
“謝父王。”
一見自家老爹這等樂個不停的樣子,弘晴心中的疑惑立馬便更深了幾分,但卻不敢有失禮數,這便恭謹地謝過之後,走到了三爺的身旁,垂手而立,視線卻是投向了李敏銓,眼神裡滿是探詢之意味。
“夫子,您還不知道罷,王爺今兒個可是得了個大彩頭,奉旨放糧山東,這可是萬家生佛之事也。”
李敏銓明面上是三爺的心腹謀士,實則卻早已歸順了弘晴,此際一見弘晴視線掃將過來,李敏銓自是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怠慢,當然了,他自是不會蠢到直接回答弘晴的份上,而是作出一副因欣喜而有些迫不及待狀地將好訊息告知了方才入了座的陳老夫子。
“哦,那倒要恭喜王爺了。”
奉旨放糧在朝中一向是肥得不能再肥的美差,不單可得名,還能得不少的利,這一點,久在宦海沉浮的陳老夫子自是心中有數得很,對於三爺能得到這麼個肥缺,自不免微有些動容,可也沒太多的情緒波動,僅僅只是神情淡然地道了聲賀。
放糧山東?此事怎會定得如此之快,這味道似乎有點不對罷!
一聽李敏銓如此說法,弘晴不單沒欣喜,反倒是更疑惑了幾分——山東今春大旱之事前天方才報到了朝中,按理來說,該在下一次大朝時議決,算日子,該是三天後的事情,可眼下居然沒經過朝議就有了旨意,這顯然有悖常規,話雖如此,然則用救災如救火也勉強能解釋得通,可這等肥差落到三爺頭上,卻不免有些奇怪了,要知道放糧一事可是件極有面子的大好事,油水又足,往年但凡有此等差使,那可是得爭得個頭破血流的,不止幾位成年的阿哥在明爭暗鬥,朝中極品權貴們也不會輕易放手,又有哪一回不是在朝議時爭吵連連方才有個妥協的結果,可此番居然就這麼波瀾不驚地定了調,若說箇中沒有蹊蹺,弘晴又如何肯信。
“夫子客氣了,此番山東災情嚴重,皇阿瑪心甚憂之,本待大朝時儘速議決此事,今兒個在養心殿裡也就此事提了一嘴,卻不曾想佟國老竟自上本保薦了小王,皇阿瑪從善如流之下,也就準了奏,此事便由小王並十弟一道赴山東賑災,並詔令湖廣總督衙門調四萬漕糧至濟寧,事關緊急,小王已決議明日便起行,也好早安災民之心,夫子可有甚教我者。”
說起此番得了大彩頭的情形,三爺雖言語尚算平淡,可得意之情卻是溢於言表的,顯然對此肥差滿意得不能再滿意了的。
“聖上心懷萬民,實聖主也,王爺依旨行事,造福災民,亦是大功德一件,但使民得安,社稷何愁不能永固,盡心而為即可。”
陳老夫子是個謹慎人,儘管對此番議決之速有所疑慮,可在沒證據之前,卻是不想多言,也就只是泛泛地給出了些常規性的意見。
佟國維上的本,保的還是咱家老爹?這味道不正啊,那老兒如今可是跟老八走得很近乎,跟咱家三爺可是半毛錢關係都沒有,這保章怎麼看都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