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第2/4 頁)
事,既如此,老十也就打算不加理會,畢竟在他心目中,三爺那頭才是要命的根子所在。
“十爺放心好了,奴才這就去安排,保管三爺無心去理會旁的事兒。”
十爺這麼一說,公普奇自是得趕緊表了態,左右先前議的便是由他出面,以賑災之細務拖住三爺的手腳,以方便杜默良這頭的儘快結案,對此,公普奇還是有著足夠的信心的,畢竟賑災一事千頭萬緒,要想造出點麻煩事兒來,還真不算甚難事來著。
“嗯,那就好,老杜,你且去跟阿進泰好生耍耍,莫讓這廝插手到此案中,真要是出了甚岔子,你自個兒兜著去!”
十爺對公普奇之能還是有些信心的,自不會對其表態有甚異議可言,反倒是對杜默良能否頂住阿進泰的壓力有些擔憂,畢竟阿進泰乃是巡撫,他要過問案子,於理於法,那都是說得通的,縱使杜默良身為臬臺,也無法從律法的角度上堵住阿進泰的插手。
“十爺放心,奴才自當盡力而為,就算官司打到了御前,也斷不會讓阿進泰那廝得了便宜去,奴才這就領了人去盯著,且看那老小子要折騰些甚子。”
杜默良雖一向瞧阿進泰不起,也不覺得阿進泰能給自己造成甚威脅,然則阿進泰的插手卻是樁不得不面對的麻煩事兒,杜默良自不敢怠慢了去,緊趕著應答了一聲,便即領了人匆匆向火場趕了去……
第87章 一舉成擒(一)
四月初五,天降大雨,久旱逢甘霖,山東旱災遂得緩解;四月初九,從湖廣啟運的四萬石糧因遇風雨襲擊而延誤了三天之後,終於有驚無險地抵達了濟寧碼頭,山東布政使公普奇奉欽差阿哥胤祉之命,組織大批人手冒雨搶運,歷時七天,終將所有糧秣卸完,並轉運各府,災情遂得平;四月十五日,三爺、十爺各率隨從巡撫各府,督令各府組織災民復耕,搶種秋糧;四月二十八日,山東賑災一事已近尾聲,正副欽差齊聚濟寧,翌日即將乘船歸京。
總算是要結束了!剛從欽差行轅歸來的孔桐茹儘管疲憊得很,可心情卻是相當不錯,只因折騰了一個多月的賑災之事明日終於是到了尾聲,隨著欽差明日的離開,他孔桐茹也算是可以好生松上口大氣了,概因這些日子以來,他可是真沒能好好睡上過一覺的——別看濟寧不曾受災,可偏偏就他濟寧事兒多,不說那些調撥糧草的麻煩事兒,也不提河漕衙門糧倉的詭異事件,就說那麼多巨頭齊聚濟寧,就夠孔桐茹忙乎的了,不說兩欽差阿哥了,也不扯阿進泰等山東三大巨頭,就說那些來調糧的道臺、府臺們,哪一個的官都比他孔桐茹要大,就沒誰是他能得罪得起的,甭管誰來,他還都只能是小心侍奉著,這累麼,自也就別提多煩心了的,好在這一切總算是要過去了,孔桐茹的心情沒理由會不好。
“老爺,老爺,誠郡王世子偕同‘麒麟商號’陳掌櫃一道來訪,人已到了府門外。”
孔桐茹的好心情並未保持多久,人方才剛在搖椅上落了座,燒著的茶壺都還沒沸滾,就見管家急匆匆地跑了來,帶來了個令孔桐茹直皺眉頭的訊息。
“請,啊,不,本官親自去迎好了。”
若是可能,孔桐茹實在是不願在此時與弘晴這個王世子有甚接觸的,奈何他卻不能避而不見,倒不全是顧忌到三爺的臉面問題,更多的則是因弘晴的頭上還頂著個固山貝子的頭銜,比起他孔桐茹從五品的官銜要高了不老少,還真輪不到孔桐茹擺大譜的,哪怕明知道弘晴這會兒到訪斷然沒啥好事,孔桐茹也不敢推說不見,皺著眉頭沉吟了片刻之後,還是隻能極之勉強地開口吩咐了一句道。
“小侄見過孔大人,有勞您來迎,小侄愧不敢當。”
孔桐茹穿戴整齊地剛走到衙門口,一身青衣的弘晴已是緊走數步,搶到了近前,很是客氣地以晚輩之禮拜見不迭。
“不敢,小王爺客氣了,下官實當不得啊。”
孔桐茹不過一區區從五品的知州而已,哪敢真受了弘晴的大禮,趕忙往邊上一讓,客氣地回了個禮道。
“當得,當得,小侄此來可是無事不登三寶殿,還得世叔多多提攜才是。”
弘晴禮數週全,可話卻說得甚為實在,這都還沒進衙門呢,便已將來意透露出了大半,直聽得孔桐茹當真有些個哭笑不得。
“小王爺,裡面請!”
一聽弘晴此言,孔桐茹的視線立馬不經意地掃向了侍立在一旁的陳思澤,心中老大的一陣不快,概因他孔桐茹可是聖人之後,對商賈一向是反感得很,此際認定弘晴這是要為陳思澤這麼個滿身銅臭味的傢伙牽線搭橋,心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