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部分(第3/4 頁)
成敗,弘晴自是不敢有絲毫的大意,先是恭謙地謝了恩,而後飛快地組織了下語言,以最誠懇的態度,將自個兒與清漣交往的經過詳細地解說了一番。
“老四,這是怎麼回事,嗯?”
老爺子可是個精明人,自是聽得出弘晴所言無虛,只一想,便已是大體看破了箇中之蹊蹺,心裡頭對四爺這等橫插一手的卑劣行徑自不免頗為的不滿,問話的語調裡也就透著濃濃的不耐之意味。
“皇阿瑪明鑑,仁郡王所言之故事倒是娓娓動聽,兒臣確是聞所未聞,然,常言道,一家有女百家求,此常事也,終歸須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方可成正理也,據兒臣所知,歷兒與阿靈阿家那孫女也有過交往,願娶其為正妻,將來必是福晉之位,阿靈阿對此事也是頗為讚賞,對過八字之後,已是允了兒臣的提親之議,倘若能得皇阿瑪首肯,實是兒臣與歷兒之福也。”
四爺乃是有備而來的,早在宮門外遇到弘晴之際,便已猜到了弘晴會如何打感情牌,自是不怎麼放在心上,一番解釋下來,已是用禮教之道結結實實地堵死了弘晴的翻盤之可能。
“嗯……”
四爺這麼番解釋從時下的儒家道義來說,確無不是之處,再者,弘曆與弘晴都是自家孫兒,手心手背都是肉,老爺子自不好作出甚太過偏袒的事兒,原本肅然的臉色當即便緩和了下來,雖不曾開口言事,可神情裡顯然是有成全弘曆的意味在內,沒旁的,弘晴娶清漣,只不過是娶妾室而已,可弘曆卻是娶正妻,於情理來說,應是該弘曆為先,此無關感情好惡,而是儒家道義之所在,身為帝王,自是得一碗水端平了才成,只是該如何勸弘晴放手麼,老爺子還是頗有些撓頭的,自不願輕易開這麼個口,也就只是不置可否地輕吭了一聲了事。
“皇瑪法明鑑,孫兒以為四叔所言只說對了一句,一家有女,百家求,常事耳,也確是須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然,據孫兒所知,阿靈阿並不曾允過四叔所提之議,孫兒處也已請託了十四叔並莊親王一道去了阿府提親,目下阿靈阿尚未決定欲將孫女嫁於何方,只言由其孫女自擇,皇瑪法若是不信,可著人去宣了阿大人前來,一問便知根底。”
這一見老爺子有準了四爺所請之意向,弘晴自不能坐看此事發生,這便從旁出言解釋了一番,儘管尚不知老十四與莊親王那頭之情形,可在這等節骨眼上,弘晴也只能是硬著頭皮將此事搬了出來。
“去,將阿靈阿給朕宣來!”
這一見雙方如此頂牛上了,老爺子當真是頭疼得緊,偏生又不好有所偏袒,無奈之下,也只好一揮手,不耐已極地吩咐了一句道。
“喳!”
老爺子既是有了旨意,侍候在側的李德全自是不敢有絲毫的怠慢,緊趕著應了一聲,便即領著兩名小宦官急匆匆地出了大殿,一路策馬向阿府急趕而去不提。
“稟陛下,誠親王在宮門外求見。”
李德全方才剛走,一名當值的中年太監已是疾步行上了殿來,朝著老爺子便是一躬,高聲稟報了一句道。
“宣!”
老爺子正煩著呢,一聽三爺在此際趕到,自是清楚三爺十有**也是為了這樁複雜難明的婚事而來的,倒是想聽聽三爺對此有甚看法的,自不會有甚猶豫,一揮手便準了三爺之請見。
“喳!”
老爺子既已放了話,前來稟事的中年太監哪敢稍有耽擱,緊趕著應了一聲,急匆匆地便退出了大殿,不多會,便見三爺面色陰沉地從殿外行了進來。
“兒臣叩見皇阿瑪!”
三爺雖是盛氣而來,可依舊不敢有甚失禮的表現,疾走著搶到了御前,恭恭敬敬地便是一個大禮參拜不迭。
“免了。”
這一聽三爺聲氣有些不對味,老爺子的眉頭立馬便是一皺,不過麼,倒也沒急著追問,而是不動聲色地虛抬了下手,聲線微冷地叫了起。
“謝皇阿瑪隆恩,兒臣有本在此,要彈劾四弟縱子不法,居心叵測,強拆我兒之良好姻緣,是可忍孰不可忍,兒臣不忿,懇請皇阿瑪為兒臣及晴兒做主!”
今兒個一早得知弘晴因情事要去告御狀之際,三爺當真是又氣又怒又擔心,氣的不止是四爺的手段卑鄙,更氣弘晴的莽撞行事,居然為了個女子鬧出這麼場大風波,偏偏還不事先說明原委,竟然玩出了手留書傳訊,這簡直就是在玩綁架的把戲,弄得三爺也沒了退路,自不可能不惱火於心,可於此同時,也不免擔心弘晴會吃虧,這一路急趕而來,心情當真是壞到了極點,可也無奈得很,還真就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