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部分(第3/4 頁)
度的,儘管其進了京之後,弘晴並不曾在私下場合裡與其會晤,可卻是沒少透過其子穆寧表達了對榮柱的歡迎之意,沒旁的,只因榮柱的到任對於誠親王府一系來說,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那便是遏制隆科多——佟家太過親近八爺,而身為九門提督的隆科多又一向與四爺相善,顯然對誠親王一系來說,是個不小的威脅與麻煩,而歷數京師地面各衙門,能稍稍與九門提督衙門抗衡的也就只有順天府了,很顯然,老爺子將榮柱弄進京來,自是有著搞平衡的考慮在內,而這等平衡對於誠親王一系來說,自然是件好事,至於弘晴麼,就更是最大的受益者了的,正因為此,儘管此際心緒其實不甚佳,可當著榮柱的面,弘晴還是表現出了最大的誠摯。
“王爺客氣了,老朽驟然進京,地面不熟,始終疲於奔命,未能早來請安,已是不該,今番來是來了,卻又是求援而來,實是慚愧無地。”
儘管是在書房裡單獨奏對,可榮柱顯然還是有些放不開,老臉微紅地先致歉了一番。
“榮老萬不可如此說法,天牢一案背景複雜,榮老不過是遭了池魚之殃罷了,此事小王自有主張,榮老且請放寬心好了。”
老十六在刑部的作用雖是不小,可相較於榮柱所呆的順天府來說,卻又大為不如了,沒旁的,概因老十六去刑部只是摻沙子罷了,真要想挖動八爺的根基並不是件簡單的事兒,甚或就難有實現之可能,故此,若是真要有人做出犧牲的話,弘晴只會毫不猶疑地選擇老十六,這無關感情親疏,僅僅只是出自集體利益之選擇,正是出自此等考慮,弘晴自是毫不猶豫地便給了榮柱一個清晰的答覆與保證。
“王爺,老朽……”
一聽弘晴這般說法,榮柱驚疑不定地便抬起了頭來,一時間還真不知該說啥才好了的——自一得知天牢一案爆發的訊息時起,榮柱便一直在擔心自個兒會成為替罪之羔羊,理由麼,很簡單,疏不間親——儘管他榮柱與弘晴關係一向不錯,可相較於老十六來說,卻明顯差了許多,真要是二者必須犧牲一人的話,榮柱自忖當是逃不過此劫的,之所以前來尋弘晴,原本也沒想著弘晴會幫著自己,只是想換取些補償罷了,可卻沒想到弘晴竟會給出如此之保證,心絃狂顫之下,整個人都傻愣在了當場。
“榮老無須有甚顧慮,只管安心辦差,皇瑪法對榮老可是器重得很,此番專程將您從河南調來,就是盼著您能綏靖京師地面,但消京師治安不壞,榮老便算得首功之臣了的。”
弘晴多精明的個人,自是輕易便能猜到榮柱的心理變化,不過麼,卻並未說破,而是溫和地出言開解了其一番,言語間明顯地透著暗示之意味。
“請王爺放心,下官自不敢有負陛下之重託,斷不致令京師治安有糜爛之可能!”
榮柱到底是宦海老手了,心驚失態並未持續多久,瞬間便已是回過了神來,略一尋思,已然明瞭了弘晴話裡的暗示之所在,面色立馬便是一肅,信誓旦旦地作出了保證,尤其是在“治安”二字上著了重音,以示明悟——京師的治安說起來是多頭管理,順天府與九門提督衙門都有管轄權,彼此之職能頗多交叉之處,只是以往九門提督(從一品)權柄重,大小事都壓了順天府一頭,而今麼,榮柱也是從一品大員,在朝中之地位絲毫不在九門提督隆科多之下,手中也握有三營的兵力,真要分庭抗禮麼,雖尚是差了一些,卻也不是毫無反手之力的。
“嗯,榮老能有此心便好,您辦事,小王是信得過的。”
榮柱既已表了決心,弘晴自是得說些安撫的話,此乃題中應有之義,卻也無甚稀奇可言。
“謝王爺信重,您事忙,下官實不敢多有打攪,此處有份王春露弒夫案之卷宗副本,或能對王爺稍有助益,還請王爺過目則個。”
榮柱此來的最大擔心已去,心情自是大好,不過麼,卻是不敢多逗留,只因他很清楚眼下弘晴身上的壓力極大,事也多,能擠出時間專門接見,已是相當不容易了,再要多攪鬧,那就未免太不知趣了些,這便緊趕著起了身,就此請辭,當然了,臨走前倒是沒忘將王春露一案的卷宗副本留下。
“榮老有心,小王先行謝過,今兒個新居未整,實有不便,就不多留榮老了,來日小王自當做一東道,與榮老好生暢飲上一回。”
王春露一案的始末乃是斷案的關鍵之所在,弘晴儘管已從小串子衚衕處知曉了些訊息,可到底不全,此際能有卷宗相對照,自然是好事一樁,弘晴自不會拒絕榮柱的這麼番表忠,笑呵呵地伸手接過了榮柱遞過來的卷宗,一臉欣慰狀地誇獎了其幾句,便算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