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部分(第3/4 頁)
心中已是不耐到了極點,只是先前既是準了老十四的插手,這會兒還真不好拒絕老十六的出頭,沒奈何,也只能是不悅地擺了擺手,就此準了老十六之所請。
“皇阿瑪明鑑,若說庫大人所得之訊息乃是走十四哥的兵部八百里加急,兒臣姑且信之,卻不知戴侍郎又是從何處得知的所謂詳情,難不成此案方才一發便已告破了?年希堯何許人哉,竟有此本事,兒臣在刑部公幹有年,實未見有若這般神奇之輩。”
老十六這幾年在刑部當真不是瞎混的,長進不少,儘管是盛氣而出,可說出來的話卻不帶多少的煙火氣,寥寥數語便已點在了此案的死穴上。
“戴鐸,爾給朕一個解釋。”
老爺子乃極精明之輩,又怎會看不出此案蹊蹺重重,只是他身為帝王,在沒有確鑿證據前,實是不好輕易表態,畢竟此番朝爭可是涉及到了近百位朝臣,後頭還杵著一眾阿哥們,一個處置不當,必定會導致朝堂大亂,而這,正是老爺子竭力避免之事,正因為此,老爺子對挑起事端的庫、戴二人自是半點好感全無,此際喝問的聲線裡自也就不免寒意大起了。
“陛下明鑑,此案宗正是由庫大人轉交予微臣的,內裡附有工部都水清吏司員外郎薛明藍口供一份,並有長沙知府年希堯轉來之案宗副本,微臣所言皆有所據,並無虛假。”
此番的彈劾浪潮雖是謀劃多時之舉,只是格於形勢,發動得確是不免稍有些倉促,存在著時間上的瑕疵也就是不免之事了的,不過麼,太明顯的漏洞自是早就已堵上了的,這不,戴鐸幾句輕巧話下來,便已堵住了老十六再往下刨根問底的可能性。
“荒謬之言,皇阿瑪,兒臣不信那年希堯會有此等神奇破案之能,兒臣願請旨趕赴長沙,以查明真相!”
老十六同樣是有備而來的,當庭問難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請旨查案才是老十六真正想要的,此際藉著憤然之勢,已是搶先自請了起來。
“十六弟此言差矣,滿天下誰人不知你與仁郡王相交莫逆,你去查案,誰人能服?”
老十六此言一出,老十可就穩不住了,這便也從旁閃了出來,陰惻惻地反駁了一句道。
“皇阿瑪明鑑,兒臣以為十弟所言不無道理,今,若欲明真相,還須得力大臣為之,兒臣提議由刑部尚書阿爾松阿領銜,三司會審此案。”
十爺這麼一出頭,一向焦不離孟的九爺自然不會落後,緊跟著也發出了動議。
“陛下,臣願為之,不查明真相,誓不罷休,還請陛下明斷。”
阿爾松阿先前並未隨納蘭揆敘等人一道出列彈劾弘晴,而是始終默默地立於佇列之中,為的便是要爭奪審案之大權,而今,九爺既已發出了訊號,他自是不敢稍有遷延,緊趕著便從佇列裡行了出來,慷慨激昂地便表態了一把。
第648章 彈章如潮(三)
“胤祉。”
老爺子在位五十多年了,啥大風大浪不曾經歷過,又有甚陰謀詭計不曾見識過的,壓根兒就不用去想,他也能看破此番彈劾風暴背後所隱藏著的貓膩,若是往日,他斷然不會坐視諸般人等在其面前上演這等齷齪之勾當,只是眼下麼,老爺子已是真心不想再有甚大的折騰了的,若不然,前番刑部出現了構陷老十六的大案之際,他也不會暗示弘晴點到即止,此番也是同樣的心思,問題是此際朝爭已烈,老爺子縱使有心息事寧人,也不好公然表露出此意,沉吟了片刻之後,並未對主審權作出個決斷,而是將目光投向了默立無語的三爺身上,聲線平和地點了名。
“兒臣在!”
三爺今兒個一直默默無語,倒不是他不想出頭為弘晴爭辯,而是他確確實實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毫無準備之下,自是不敢輕舉妄動,可腦筋卻是始終沒閒著,心中早已是有了計較,原本就打算挺身而出,此際聽得老爺子點名,倒是正中下懷,應答的聲音裡自也就透著股信心十足之意味。
“爾對此案可有甚看法麼,嗯?”
老爺子顯然是察覺到了三爺言語間的自信,眉頭不由地便是一揚,可也沒甚旁的表示,僅僅只是不動聲色地發問道。
“回皇阿瑪的話,兒臣前幾日聽人說了個笑話,與此案頗有些類似,只是粗俗了些,兒臣實不知當講不當講。”
三爺並未直接回答老爺子的問話,而是故作為難狀地出言請示了一句道。
“有甚話就直說好了,朕聽著呢。”
一聽三爺這話蹊蹺得很,老爺子不由地便是一愣,不過麼,倒是沒甚遲疑,一擺手,已是準了三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