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部分(第1/4 頁)
賜宴,並各有賞賜,但並未明言曹家尚欠之銀兩四十三萬該做何處理,數日後,帝召弘晴養心殿覲見,是時,弘晴真在上書房進學,得了秦無庸的傳召,緊趕著便到了養心殿中。
“孫兒叩見皇瑪法。”
弘晴一行進養心殿中,入眼便見老爺子正高坐龍榻之上,而左右竟別無旁人,顯見便是私相奏對之格局,當即便令弘晴不由地為之一愣,可很快便回過了神來,疾步搶到了御前,規規矩矩地大禮參拜不迭。
“免了。”
望著弘晴那張日見剛毅英挺的臉龐,老爺子臉上的笑容立馬便更和煦了幾分,聲線柔和地叫了起。
“謝皇瑪法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儘管是單獨奏對之格局,可該行的禮數卻依舊是少不得的,弘晴照著老例謝了恩之後,這才起了身,但並未站直,而是微微地躬身而立,作出一副恭聽訓示之模樣。
“晴兒這段時日做得不錯,工部事宜井井有條,朕心甚慰。”
老爺子並未急著說明召弘晴前來的用意何在,而是先表揚了弘晴一番。
“皇瑪法謬獎了,孫兒只是行本分事耳。”
這大半年來,掛名的尚書馬齊同志完全就一甩手大掌櫃,除了簽字之外,啥事都不管,任由弘晴在部裡大展手腳,一開始固然是令弘晴手忙腳亂不已,可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驗一足,弘晴管起工部來,自也就遊刃有餘得很,諸般事宜都處置得極其到位,無論是修繕皇宮、建造皇陵又或是採買各種材料,都做得極為的到位,只不過弘晴並未似眾阿哥們那般窮表功罷了,此際聽得老爺子如此嘉獎,弘晴心中自不免有些個小得意,不過麼,卻不敢表現出來,而是恭謹地謙遜了一句道。
“嗯,晴兒能知本分便是好的,今兒個朕召你來,卻不是為了工部之事,這麼說罷,你四叔前幾日上了個本章,言及戶部清欠事宜已基本告終,唯曹家卻尚欠著四十三萬兩之巨,不知晴兒對此可有甚想法麼?”
老爺子點了點頭,也沒再就工部一事多談,而是將話題轉到了四爺的上本一事上,雖無明言責備,然則那等意思卻是明擺著的,畢竟當初可是弘晴為曹家做的保,而今六十萬兩的虧空僅僅只還上了三分之一不到,可時間卻僅僅只剩下一年零兩個月,按原先的還款進度而論,顯然是難有按期還清之可能,萬一要是有人藉此生事,不止是弘晴本人要倒黴,曹家恐也難逃一劫,而這,顯然不是老爺子所樂見之局面。
“回皇瑪法的話,孫兒對此已有所安排,曹家之虧欠定可按期還清,若有所差,身為保人,孫兒自當為之填補,斷不致有失。”
對於老爺子的擔心之處,弘晴自是能看得分明,不過麼,卻並不甚在意,只因他對此早就已有了解決之道,此際應答起來,自也就信心十足得很。
“哦?朕倒是好奇得很,爾且細細說來。”
弘晴有錢,這一點老爺子自是心中有數,不過麼,他卻並不想看到弘晴自掏腰包去填補曹家的虧空,倒不是為了幫弘晴省錢,而是擔心朝中有人會藉此大作文章,一旦如此,老爺子不得不擔心弘晴好不容易才樹立起來的正面形象或將就此垮塌了去,可此際見弘晴說得如此自信,老爺子的好奇心立馬就大起了,這便一揚眉,饒有興致地追問了一句道。
“好叫皇瑪法得知,曹家之所以能還上十八萬三千兩之欠款,全是因孫兒委託其採購絲綢、瓷器等大宗貨物所致,然,此不過方才開始而已,不瞞皇瑪法,澳門船廠去歲共造大型漕船十六艘,其中十二艘撥給了戶部,用以試航海運,而另四艘則是孫兒自用,去歲十一月走了趟南洋,今年夏末歸來,歷時半年餘,扣除各項成本,累計所得約摸四十五萬之巨,而今,戶部所需之漕船六十六艘都已建成,陸續撥給了戶部,船廠眼下正造之船便是孫兒自用之商船,共計一十六艘,其中十艘已下水,正在向杭州城駛去,以備今秋之海運,另,明年還將有此數目之鉅艦陸續下水,所需之大宗貨物原不止去歲那麼一點,以此估算,曹家明年年底前所欠之四十萬兩白銀必可還清無虞。”
正所謂心中有底便不慌,面對著老爺子疑惑的目光,弘晴不慌不忙地扳著手指頭,細細地給老爺子算了筆經濟賬,順便上了堂外貿課。
“哦?四艘船之貨物竟能有如此之巨利?”
老爺子雖是知曉海外貿易利潤非小,只不過卻從來沒去細究過,還真就不清楚箇中利益究竟有多大,此際一聽弘晴如此說法,當即便大吃了一驚。
“回皇瑪法的話,孫兒句句是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