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部分(第3/4 頁)
那是斷然要將八爺往死裡坑了去的,然則在八旗商號一事上,弘晴卻是不願多起波折,只不過善罷甘休的言語,弘晴卻是不打算自個兒來說,這便假作思索狀地沉吟了起來。
弘晴這麼一沉吟,鄂成泰可就不免有些急了,真要是弘晴不依不饒地定要將“宋記商號”一口吞了下去,那鄂成泰可就真沒法跟八爺交代了,奈何他先前的話已是說得太滿,這當口上要想改口都已是沒了可能,無奈之下,只能將求救的目光投到了沉默不語的泰明阿身上。
“晴貝勒,末將也以為此事還是再議的好,畢竟我等眼下最要緊的是先拿出個章程來,倘若分心它務,卻恐時日有所遷延,萬一聖上要是問起,那……”
泰明阿與鄂成泰素來有著不錯的交情,與八爺之間的關係也甚好,自是不願坐看鄂成泰下不了臺來,這一接到鄂成泰的求助之目光,倒也沒遲疑,這便從旁打岔了一句道。
“嗯,也罷,此事便再議好了。”
弘晴原就不願節外生枝,此際有了臺階,自是樂得從善如流一把。
“晴貝勒英明!”
“晴貝勒果豪爽人也!”
……
有了弘晴這麼句話,那些個親近八爺的都統們全都為之大鬆了口氣,唯恐事情再起變化,自是得趕忙盡皆稱頌不已。
“罷了,不說這個了,本貝勒還是先說說我八旗商號所得該如何分配好了。”
弘晴實在是懶得去聽一眾都統們那些個無甚營養的阿諛之辭,這便一擺手,止住了眾人的話頭,神情肅然地開口道:“諸公先前都曾提及公允之原則,所言所述也皆是有理,既如此,本貝勒便放肆專斷一回好了,這麼著罷,商號盈利的五成半便循舊例分配,至於漢八旗所差之餘額麼,就讓十五、十六兩位阿哥發揚下風格,各取出半成,為漢八旗補齊了去,此事就這麼定了,諸公可有甚異議麼,嗯?”
“晴貝勒英明,末將別無異議!”
趙宏業求的只是能對下頭的旗丁們有個交待,此際一聽弘晴如此說法,自無甚不滿意之處,第一個便站出來表了態。
“不錯,如此分配,實是公允,末將也無異議。”
“好,晴貝勒所言甚是,末將附議!”
……
趙宏業這麼一表態,漢八旗的都統們自是不甘落後,自是得交口稱讚不已,至於滿蒙八旗都統們麼,雖對漢八旗此番得利不小頗有些眼紅,可那錢的出處都是人弘晴掏腰包的結果,縱使再有想法,他們也不敢在大庭廣眾之下胡亂分說的,自也只能是各自點頭附議不已,一場原本有可能是激烈碰撞的聯席會議便算是就此告了個終了。
第323章 令人煩惱的訊息
康熙四十六年七月初九,折騰了半個多月的八旗商號董事成員公推總算是有了結果,額滿順、泰明阿、趙紅業等六名都統順利當選,另,鄂成泰等數名都統以及部分普通旗丁當選了監事會成員,將與船隊中遴選出來的人選一併組成監事會,以監督董事會成員以及商號上下的行為是否符合商號之各項規章制度。
康熙四十六年七月十日,弘晴聯名八旗都統衙門所有都統一起上了八旗商號之本章,帝閱之,以為可,商號遂就此成立,老十六以阿哥董事之名,專責商號之協調事宜,有司各部一路綠燈,所有事宜皆以最快之速度辦妥;八月初九,澳門船廠再次移交大型海船十艘,旋即便投入運營之中,九月十五日,二十二艘滿載各色貨品之船隊分別從廣州、杭州出發,一路以八艘海船直奔東瀛,另一路十四艘海船遠航南洋,至此,八旗商號算是正式踏上了世界的舞臺。
八旗商號的啟動自然是件大事,不管是普通旗丁也好,都統也罷,對此都是津津樂道,而身為實際主持大局者的老十六更是忙得個團團轉,唯獨始作俑者的弘晴卻是袖手旁觀,自打聯名上書之後,弘晴便不再理會八旗商號之事,每日裡按部就班地不是上書房進學,便是泡在了工部衙門裡,對外頭傳得個沸沸揚揚的商號之事不聞不問,要多老實,便有多老實。
漠不關心?當然不是!八旗商號乃是到目前為止弘晴最大的一筆投資,儘管個人從中獲得的利益有限得很,可意義卻是重大無比,這可是弘晴扭轉歷史程序的最關鍵之所在,又豈能漠然視之,之所以明面上不去多管,只不過是怕犯了老爺子的忌罷了,可私底下麼,卻是沒少透過老十六去體現自身的意志,儘管曲折了些,可要的便是個保險,好在諸般事宜順遂無比,隨著船隊的再次出航,弘晴懸著的心也算是就此落了地,心思這才真正轉到了工部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