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部分(第2/4 頁)
這都將將要審出幕後之主使了,偏偏那刑部尚書齊世武卻硬是不讓審了去,說是此事幹系重大,非得有皇瑪法旨意不可,還說不經三司會審,此案便不能有個結果,弄得小侄也沒了辦法,只得半途而廢,唉,小侄自四十三年入朝以來,還從未弄出過半拉子的差使,這不是噁心人麼?”
弘晴苦笑著搖了搖頭,絮絮叨叨地埋汰了齊世武一番,說得倒是瑣碎,可偏偏就是沒說案情內裡究竟該是怎個光景,毫無疑問,還是在賣著關子。
“哼,齊世武就一狗奴才,安敢無禮若此,爺斷饒其不得!只是這案子……”
老十四才不關心弘晴到底是真委屈還是假委屈,不過麼,弘晴既已是抱怨到了這個份上,不管怎麼地,老十四都得先安撫一下弘晴的情緒,也就跟著憤憤地痛罵了齊世武幾句,而後話鋒一轉,又繞回到了案子本身上。
“不好說啊,此案小侄倒是審出了注水地宮的主使人是穆春阿那渾球,諸般證據俱在,實也容不得其狡辯的,只是其為何如此行事,就非小侄可以臆想了的,或許再多審審,便可揪出背後之主使者也說不定,可若是換了人,那就不好說了,唉,偏生小侄這病來得不是時候,怕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弘晴倒是沒太多的隱瞞,簡單地將案情介紹了一番,又著重指出了此案有著落入太子手中之可能。
“嗯,那倒也是,真要是叫小人作祟了去,須不是好耍的。”
老十四的訊息雖是靈通,可也就大體知曉了案情而已,對箇中細節卻不是很清楚,此際聽得弘晴這般說法,心裡頭當即便計較了起來,一時間還真有些矛盾不已的,一方面希望九爺、十爺受些挫折,他也好出面整頓大局,可另一方面又怕太子趁機做大,萬一要是太子胡亂審了此案,藉此機會重整威風,未見得便不能趁機穩固住朝局,如此一來,老十四想要入主東宮的希望自不免渺茫了去,這等後果可不是老十四所樂見之局面。
“誰說不是呢,唉,小侄自打回了京,這心就始終疼著,痛徹心扉啊,唉,萬一要是被無恥小人得逞了去,江山社稷怕是危殆矣!”
老十四臉上的掙扎之色一出,弘晴立馬便猜到了其之心理變化,暗笑之餘,也沒忘了火上澆油一把。
“晴哥兒說得好,此事確不能等閒視之,當徹查到底才是!”
老十四到底不是尋常之輩,心中雖有所掙扎,可到了底兒還是能算得清賬目的,在他看來,太子必須倒臺,否則的話,諸般算計全都是一場空,至於如何從八爺手中爭奪到主導權麼,倒是可以再行計議,沒旁的,八爺是早已失去了帝心之人,他是不可能再有絲毫進東宮之機會了的,而九爺、十爺麼,也都不是太子的料,在他們這個小集團裡,真還有上位之機會的就屬他老十四無疑,甭管八爺是真心推舉還是別有機心,只要能借勢登了青雲,回頭再收拾諸般弟兄們卻也不算太難之事,一念及此,十四爺的決心也就下了。
第381章 層層剝皮(二)
倒太子乃是一場重頭戲,無論是三爺一系還是八爺一方,都難以獨立承擔這等重任,不為別的,只因此時的太子可以說是握在老爺子手中的一把刀,反對太子,那便是在打老爺子的臉面,誰要是敢去做這個出頭鳥,一準會被老爺子往死裡責罰了去,可若是諸方聯手而為的話,那形勢卻又不同了,概因法不責眾,老爺子就算有著再多的不滿,也斷然不好一竿子打翻一船的人罷,當然了,始作俑者怕還是難逃老爺子之忌恨。
這一點,弘晴心中自是有數得很,然則他卻是並不介意被老爺子暗恨上一番,沒旁的,他又不是阿哥,僅僅只是誠親王府世子而已,老爺子就算再怎麼惱火,卻也不好下重手去責罰,再說了,弘晴行事可是站在道義的絕對高度上的,老爺子就算再火大,批評的話也是斷然說不出口的,不單說不得,甚或還得嘉獎上一番,至於聖眷的損失麼,要想挽回也不算甚難事,至少在弘晴看來,不過等閒而已,只消沉靜上一陣子,再送上個大功勞,也就足夠平息老爺子的不滿了的,對此,弘晴自是早已有所準備,自不怎麼放在心上,可不管怎麼說,弘晴卻也不可能會平白便宜了八爺一方,不趁機來個雁過拔毛,那他也就不是弘晴了的。
“難啊,不是小侄說喪氣話,而今之形勢怕是半點不由人嘍。”
以弘晴的觀顏察色之能,自是一眼便看出了老十四的心理變化,心中登時便暗笑不已,可臉上卻是作出了副愁苦之狀,搖了搖頭,感慨地嘆息了一聲。
“唯其艱難,方須我等齊心協力,若不然,豈不是叫小人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