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部分(第3/4 頁)
“此天賜良機也,以王爺之聖眷,當是直上青宮之不二人選,當竭力一爭,天賜弗取,不詳!”
李敏銓實際效忠的人雖說不是三爺,而是弘晴,可在他看來,三爺能上位,對弘晴來說,絕對是好事一樁,於他本人來說,也是天大的喜事,自是沒理由不可著勁地附和上一番。
“嗯,話雖是如此,可世事難料啊,本王雖不自棄,卻也難言必勝,此事終歸須得好生籌劃了去方好。”
三爺這些年來拼死拼活地幹著事兒,為的不就是能早日登上太子之位麼,又何須李敏銓來鼓動,三爺的心火早就洶洶而燃了的,也就只是礙於面子,不好表現得太過熱切罷了,言語間雖是在感慨著奪嫡之路的不易,可內裡卻滿是當仁不讓之意味。
“王爺無須過慮,今上乃聖明之君也,自不會忘了王爺之大功,只消穩穩行了去,自可確保大局無虞。”
若是沒有弘晴的事先交待,值此三爺心火正旺之際,李敏銓絕對是會火上澆油地來上一把,非得將三爺徹底鼓動起來不可,可有了弘晴的事先叮嚀,他自是不敢如此孟浪行事,也就只是謹慎地建言了一句道。
“嗯?這……”
一聽李敏銓如此說法,三爺不由地便是一愣,沒旁的,就在午後,李敏銓還曾拿著大阿哥的陰暗勾當說事,極力慫恿三爺坑大阿哥一把,可眼下居然就這麼改了口,當真令三爺很有些個轉不過彎來的。
“王爺明鑑,太子失位已成定局,所差者,不外是如何失位罷了,此一條,想來不止我等能看出,四爺、八爺那頭想必也定會有所覺,所謂牆倒眾人推,以那兩位的性子,自不可能無動於衷,必定會有相關之埋伏,原本就無須王爺再多行上這麼一手的,至於其它阿哥麼,就算有心謀劃,也無甚能為可言,實不足掛齒也,再,以陛下之聖明,眼中實難容沙子,倘若盲動,恐無益而有害焉,此不可不察也。”
論及智算,李敏銓自是比不上陳老夫子,也比不上弘晴,可說到口才,卻是相當之了得,這不,弘晴也不過就是在來前匆匆提點了其幾句,被他這麼一發揮,還真就說得個頭頭是道的。
“唔,那老大之事又當何如之?”
儘管李敏銓已將話說得如此之透了,然則三爺顯然還是不覺得踏實,只是一時間又找不到反對的理由,這便將大阿哥之事搬了出來。
“王爺明鑑,倘若陛下尚未有廢黜太子之意,拿大阿哥一事出來勾當,或許能得利,然,眼下卻正值關鍵時候,節外生枝恐非聖意所向也,且,聖上廢太子乃不得已而為之,非為親情故,實是為我大清社稷之承續,縱使下了狠手,心中必有不忍之情,此時只宜靜觀其變,切不可有急切之表現,似大阿哥魘壓太子這等隱晦之事由,一旦揭穿,大阿哥固然沒個下場,可出首之人卻也難免被聖上遷怒,實非智者所應為也。”
李敏銓的口才當真不是蓋的,哪怕是出爾反爾地掀翻了他自己不久前的策略,也能說得個圓滑無比,分析起事由來,還真蠻像是一回事的。
“嗯,先生之意是對此事置之不理麼?”
三爺到底還是不甘心,沒旁的,在暗底勢力上,三爺可是沒少花心血,大量的人力物力之付出,好不容易才見了成效,自是不怎麼情願這麼丁點的成果都落到了空處,沉吟了片刻之後,還是不死心地問了一句道。
“王爺誤會了,此利刃也,豈可閒置哉,只是王爺萬不可持刀,須得好生規劃一番,借刀殺人可也。”
李敏銓自信地一笑,給出了條建議。
“先生之意是……”
自古以來,立太子不是立嫡便是立長,而今,太子乃是唯一的嫡子,他既是被廢,身為長子的大阿哥顯然是有著上位的機會的,而其也確實有著這等之野心,哪怕三爺其實並不怎麼將粗鄙無能的大阿哥放在眼中,可也不能不防,若是能借刀殺人地幹掉大阿哥,三爺自是樂意得很,對李敏銓的建議自也就大為的感興趣,只是對於該借誰的手去做這等陰暗之事,三爺一時間也沒能琢磨個分明,索性便將問題丟還給了李敏銓。
“而今太子被廢在即,逐鹿者雖多,可真能有望者,當以王爺為先,八爺次之,四爺再次之,箇中,王爺得聖心,八爺得人望,而四爺麼,卻是勝在勤勉敢為,王爺既須以穩為主,那手足相殘之事便斷不可為也,所能借力者,無外乎就四爺與八爺兩方,至於究竟該借何人之力,卻須得好生商榷一二,屬下以為借八爺之手行事或許更佳,其理由有三,一者,八爺人脈廣,事由要傳到其耳中較為容易;其二,八爺那頭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