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部分(第2/4 頁)
示之乖巧模樣。
“嗯,晴兒近來的差使辦得不錯,眹甚期許之。”
老爺子心情好,加之看弘晴的乖巧模樣也順眼,這一開口便是嘉許。
“皇瑪法過譽了,孫兒唯竭力耳,但有所成,那也是皇瑪法洪福所致也。”
在官場廝混了如此多年,官話套話之類的玩意兒,弘晴早就玩得個順溜無比了,一番答話下來,雖虛偽了些,卻絕無半點的破綻可尋。
“小滑頭,罷了,不扯這麼虛文了,眹今兒個叫你來,只為一事,這麼說罷,八旗都統聯名保薦於爾,說是不封王不足以酬爾之功,眹看也是,不知晴兒以為如何啊?”
老爺子一揮手,止住了弘晴的虛文,饒有興致地打量了弘晴好一陣子之後,這才似笑非笑地發問道。
果然是這事!
儘管在來暢春園之前,弘晴便已猜到了老爺子召見的用意之所在,可真聽得老爺子親口說起此事,弘晴的心絃還是忍不住一陣的亂顫,沒旁的,封王當然是好事,就沒誰會嫌棄自個兒爵位高的,問題是眼下還真不是弘晴稱王的好時機,此無他,八旗都統們此番上本之心意難測,或許其中有部分人是真心實意想答謝一下弘晴,可也有不少人玩的是捧殺的把戲,沒旁的,爬得越高,跌下來自也就越慘。
再說了,真要是封了王,弘晴也就須得搬出誠親王府,獨自開府建牙了,若如此,要想再似從前那般幫襯著三爺也就難了許多,就三爺那麼個格局,一旦沒了弘晴的支撐,立馬就得暴露出其無能為的一面,奪嫡之路不說就此斷絕,怕也是希望渺茫了去了,而三爺一旦無法登基,就算弘晴能晉封親王又如何?還不是任由新君搓揉的份兒,無論是八爺勝出,還是四爺冒起,都斷然不會容忍弘晴再逍遙了去,那後果真不是一般的嚴峻!
“回皇瑪法的話,孫兒以為此事萬萬不可,孫兒實難承受如此之重賞也,還請皇瑪法明鑑則個。”
這個王爵,弘晴是斷然不會要的,老爺子話音方才一落,弘晴已是“噗通”一聲跪倒在了地上,磕頭連連地請辭了起來。
“不可?為何不可啊?”
老爺子對於是否封弘晴為王其實也沒真的想好,在他看來,封不封王皆可,畢竟以弘晴歷年來之功,封個郡王原就是該當之事罷了,若不是弘晴年歲尚小,老爺子上回大封諸子之際便打算晉封弘晴了的,此番經得八旗都統們一致請命,老爺子還真就打算從善如流了的,之所以沒有當即便準了,只是考慮到一眾阿哥們的感受而已,畢竟眼下還有不少成年的阿哥都還沒封王,驟然封了弘晴這個第三代,似乎有些不太妥當,正因為此,這才會將弘晴喚來相商,此際一聽弘晴如此力辭,老爺子登時便來了興致,還真就想聽聽弘晴會有個甚說法來著,這便笑呵呵地追問了一句道。
“皇瑪法明鑑,孫兒以為有三不可,其一,我朝素來重仁孝,今諸叔伯尚有多人未曾有爵,孫兒能得以晉封貝勒,已是逾越,再要封王,恐遭世人亂議,於朝廷有大不利也;其二,孫兒雖有寸功在身,可那皆是皇瑪法洪恩浩蕩所致,若非皇瑪法包容,孫兒怕是定然一事無成矣,又豈敢居功耶;至於其三,重農重商本自古已是有了定論的,今孫兒雖是以商利於八旗,卻實算不得儒家之正道也,若是因之封王,恐於教化不利,徒惹是非,實不宜焉,有此三條在,故孫兒不敢為也,還請皇瑪法聖裁。”
弘晴這麼些年的書可不是白讀的,一番話說將下來,有理有據,就算是儒學大師在此,也斷然挑不出啥瑕疵來,委婉間便已將為何不能封王說得個透徹無比。
“滑頭小子,偏就你能說,罷了,爾既是不願封王,眹也不勉強,道乏罷。”
老爺子對封不封弘晴為王,本來就是無可無不可,此際見弘晴態度如此堅決,自也就息了這麼個心,笑罵了一句之後,便即將弘晴打發了出去。
“孫兒告退!”
這一聽老爺子這般說法,弘晴緊繃著的心絃立馬便是一鬆,緊趕著應了一聲之後,小心翼翼地便退出了瑞景軒,一路逛蕩著出了園門,尋思著時間尚早,正打算再去工部裡走上一趟,然則方才出了園門,入眼便見墨雨居然已等候在了車馬停發處,弘晴不由地便是一愣,可也沒多想,緩步便行了過去。
“小王爺,王爺讓您趕緊回頤和園一趟,說是有要事要議。”
墨雨正自焦急萬分間,突然見弘晴從園門處行了出來,自不敢稍有耽擱,緊趕著便迎上了前去,低聲地稟報了一句道。
“嗯,知道了”
這會兒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