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部分(第3/4 頁)
地痛罵了太子一番,越說越氣之下,殺意勃然而起,到了末了,已是咬牙切齒地下了格殺之令。
“喳!”
老爺子此令一下,一眾隨侍在側的大內侍衛們自是不敢怠慢了去,齊聲應了諾,一擁而上,便要就此將太子拖下堂去。
“且慢!”
老爺子此令下得突然,一眾阿哥們全都被震傻了眼,便是連先前連連跟老爺子頂牛的四爺都愣在了當場,倒是三爺卻是猛然跳了起來,伸出雙手,猶如老母雞般地將太子護在了身後,強行擋住了一眾大內侍衛們的去路。
“放肆,眹做事還須得你來同意麼,再不退下,休怪眹無情!”
老爺子正值怒不可遏之際,自是聽不得人勸,哪怕是其一向器重的三爺也不例外,一聲怒叱之下,便是連三爺也打算一併處置了去。
呼……,老爹總算是雄起了一把,頂住了!
老爺子這麼一怒,眾阿哥們自不免全都慌了神,可弘晴倒好,不單不慌,反倒是暗自為三爺此舉叫好不已,當然了,叫好也就只是在心中暗叫著,卻是斷然不敢帶到臉上來的。
“皇阿瑪,不可,不可啊,皇阿瑪且請息怒,兒臣有一言要進,待得聽完兒臣之言,您要打要殺,兒臣也都認了。”
別看三爺格局稍小,遇事也有些個瞻前顧後,可一旦認定了有利之事,做起來卻是半點都不含糊的,哪怕此際老爺子已是雷霆大發,三爺也沒就此退縮,但見其“噗通”一聲跪倒在地,一邊可著勁地磕著頭,一邊淚流滿面地哀求著。
“講!”
老爺子怒火中燒地死盯著三爺,一股子龐大的氣勢陡然而起,直壓得三爺面色慘變不已,只是到了末了,也沒見三爺有改口之意,老爺子見狀,似有就此再次發飆之跡象,可突然想起三爺這一向以來的能幹與忠心,卻又真不好就此處罰了去,這便牙關一咬,從牙縫裡擠出了個陰森森的字眼來。
“兒臣多謝皇阿瑪寬仁!”
三爺雖是搏命進諫,表面上看起來強硬無比,然則內心裡還是不免有些發虛的,若不是對陳老夫子之能有著絕對的信心,就他的本性而言,其實並無這等一往無前之氣概,先前之舉已是耗盡了三爺最後的一絲勇氣,倘若老爺子再遲一些發話,三爺怕就要支撐不住了的,好在老爺子總算是給了他開口言事的機會,三爺緊繃著的心絃不由地便是一鬆,自不敢耽擱了去,緊趕著磕頭謝了一聲,而後方才哽咽地開口道:“皇阿瑪明鑑,兒臣素來喜讀書,前幾日偶讀一文,曾見其內錄有一詩,名《黃瓜臺辭》,乃唐高宗之子李賢所作,詩曰: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自可,摘絕抱蔓歸。”
三爺著實是好演技,這等低沉間歇的語調,再配上淚流滿面之模樣,當真令聞者無不動容,一眾阿哥們雖有大半不知此詩之來歷,可乍然感知箇中之意境,卻也不禁為之眼角溼潤不已,至於老爺子則更是面色大變,手足一陣痠軟之下,人已是重重地跌坐回了龍椅上,雙眼瞬間便泛紅不已。
“三摘尚自可,摘絕抱蔓歸?眹不摘了,不摘了,眹不學那武則天,眹……,唉,罷了,來人,革這孽障的頂戴,壓回鹹安宮,幽禁!”
老爺子傷心一起,怒氣也就此煙消雲散了去,再一想起與胤礽四十年的父子之情,殺心自也就此沒了蹤影,無力地揮了揮手,下了幽禁胤礽之命。
“喳!”
老爺子金口一開,一眾侍衛們自不敢稍有耽擱,緊趕著便全都擁上了前去,七手八腳地將胤礽頭上的頂戴取下,架將起來,倒拖著便拽出了軒去,這一回三爺可就沒再出頭阻攔,至於其餘諸位阿哥麼,也大多是眼巴巴地看著亂嚷不已的胤礽就此被拖走。
“眹累了,老三留下,爾等都道乏罷。”
胤礽被拖走之後,軒內頓時便是一派的死寂,老爺子固然在默默催淚不已,一眾阿哥們也大多在默默地想著各自的心思,良久之後,還是老爺子率先打破了沉默,但見其無力地揮了揮手,就此下了逐客令。
“皇阿瑪保重,兒臣等告退。”
一聽老爺子獨留三爺,一眾阿哥們頓時皆吃了一驚,望向三爺的眼神裡也就此複雜了起來,只是不管心裡頭到底作何想法,此際都無人敢再多囉唣,只能是各自磕了個頭,就此請辭而去了。
“晴哥兒,大喜了,看樣子皇阿瑪已是選定了三哥了!”
事情演化到了如今之地步,一眾阿哥自是無心交談,一出了暢春園,便即各自走了人,唯有老十五與老十六卻是沒急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