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頁)
是誰吼了一聲:“抓住他,不要讓他跑了。”一人吼,眾人和,“抓住他”的吼聲此起彼伏,響個不停,聲勢頓高,這幾個奸商立時成了人人叫打的過街老鼠,無處可逃,給抓個實在。一陣拳腳下去,給揍成了豬頭。
這幾個奸商一邊以手抱頭,一邊跌跌撞撞地逃走,那副狼狽樣真的是沒話說。他們逃到哪裡,哪裡就有拳腳伺候,身上是大包加小包,不知道有多少青包。
“從現在起,本店的筆提價,一律一百文。紙,每卷五百文。”尉繚子略一思索,立時明白了價格槓桿的調節作用,決定提價,以此來杜絕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不論是哪一個朝代,哪一個時期,有錢的讀書人肯定,但絕大多數是窮書生,沒有太多的錢,紙筆一提價,他們那點錢根本買不起,只能是望紙筆而興嘆了。離櫃檯最近的幾個讀書人忍不住問道:“掌櫃的,這是為何?”
尉繚子解釋道:“適才的事,你們也看見了。本掌櫃原本讓利與你們,卻是這種小人受益,本店只好提價。”
這是實情,這些讀書人一臉的失望。
尉繚子接著道:“你們也別擔心,本店專為讀書人而設,不能不為你們辦實事。凡能回答本店問題的,可以免費獲得一枝筆和一卷紙。”
“掌櫃的,你不是成了宗師?”讀書人有點不以為意。宗師是古代稱考官的一種說法。
尉繚子笑道:“言重了,言重了,本掌櫃才疏學淺,難當宗師之任。本店之物自當贈與有才人,無才用錢來買,有才還怕沒有紙筆?”
讀書人互不相能,原因何在?原因只有一個,誰不認為自己有才學,誰相信別人的?哪個讀書人不自以為了不起,聽了尉繚子的話,有點迫不及待,道:“掌櫃的,你快出題。”
以尉繚的才學,要考考這些讀書人百分百夠格,他要是認真出起題來,恐怕當世能夠回答的也沒幾人。他的目的是為了成全這些讀書人,還不至於出困難的題目,略一凝思,立時有題了,正要說出來,只聽一陣如雷的吼聲響起來:“圍起來,一個也不讓放走。”
尉繚定睛一瞧,只見一隊官兵如狼似虎一般,把整條街圍了個嚴嚴實實,滴水不漏。
“秀才遇兵,有理也講不清”,讀書人雖有“書生意義”,怕的還是兵。看著這些身材高大,訓練有素的軍兵,讀書人心裡打鼓了,一臉迷茫,相互望望,那意思再明白不過了,是在詢問發生了什麼事。
正在眾人驚疑之際,一隊官兵先導,排開人群,一位官員大步而來,來到店前,抱拳一禮,道:“掌櫃的,請你跟本官走一趟。”
尉繚回禮,不慌不忙地道:“官爺若是要本掌櫃效力,本掌櫃自當盡力。敢問官爺,有何要事?”
“我大秦嚴禁私鬥,你們居然敢當街打人,不懲處不足以張我大秦律法。”官員喝道:“來啊,把他們都給我抓起來。反抗者,殺!”
在商鞅變法之前,秦國民風強悍,特別愛好私鬥。強悍的民風可以打造優秀的軍人,商鞅正是看中這點,才用嚴刑竣法禁止私鬥,用厚利來獎勵公戰,把這種強悍的民風運用到戰爭中去,這是秦國軍隊能夠橫掃山東的一個原因。
私鬥,在秦國可是一項重罪,那些讀書人臉上立時變了顏色,連聲叫冤枉。士兵們哪裡管那些,抓人就是。
“掌櫃的,請吧!”官員側身相邀。他禮數週全,好象是在邀請尉繚子赴宴,而不是去吃官司。
尉繚微微一笑,抱拳道:“大人,本掌櫃有個疑問,想請教一下大人,不知大人能否為本掌櫃釋疑?”
“你說吧,本官會為你釋疑。”官員還禮道。
尉繚在心裡想道:“我這個問題一問,你就拿不了人了,也就不會吃官司了。”
第二卷 新天新地 第六章 財運亨通(下)
“請問大人,本掌櫃可曾毆過人嗎?”尉繚不緊不慢地問道。
尉繚禮數週全之人,哪會輕易動手打人,剛才那幾個奸商,尉繚未加一根手指頭,官員愣了一下,道:“沒有。”
尉繚接著問道:“依照大秦律法,本掌櫃沒有私鬥之罪,敢問大人,本掌櫃罪在何處?”看來他這個掌櫃做得有滋有味,一口一個本掌櫃,說得很溜。
很明顯,這官員接到報案之後,急急趕來,對案件並不瞭解,嘴巴張了幾張,一抱拳,道:“掌櫃的多心了,本官是想掌櫃的回去作個見證。”
“趁熱打鐵吧。”尉繚心知時機成熟了,道:“既然如此,本掌櫃敢不盡力。大人,本掌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