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第3/4 頁)
然,主要的問題還是秦小玲這樣的狀態是否有恙,其次才是雙修的問題。幾位老和尚聽到秦逸凡說雙修,卻沒有一個人表現出有什麼特別奇怪的表情,想想他們的弟子輩都能做到喜怒不形於色,幾個老和尚更加不在話下。只是有些奇怪,他們的徒孫悟明大師已經是一個耄耋老者,不知道他們幾位到底有多大的年紀。
幾位大師,自然要仔細研究一番秦小玲為何變成這樣的狀態,當聽到秦小玲為度化那許多的怨魂,居然忍受那種陰屍被佛光烘烤的痛苦,個個都是低頭一聲洪亮的佛號,阿彌陀佛。
想來,秦小玲這一番得證羅漢金身,完全是因為她的善行善舉,金身證果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畢竟,上千萬的怨魂,不知道那原本佛珠的主人,到底造了多大的業,才拘禁了那許多的怨魂,被秦小玲一一度化,此等功德,就算是羅漢金身,也還顯得有些低了。
對秦逸凡的擔憂,幾位大師商討一番之後,又挨個上前仔細的診斷了一下秦小玲的症狀。說實話,秦小玲的身體,沒有絲毫的問題,僅僅是秦逸凡在應劫前輩的提醒下有一些擔憂,擔心冰炭不同爐,怕出問題才出來請教,實際上,即便是幾位高僧當面的檢視,也根本看不出有什麼問題來。
仔細的詢問秦小玲對身體的控制,其他方面有沒有異常等,最後,幾位高僧還是含笑得出了結論:“女施主身體並無不妥,幾位施主不必擔心。”
這話多少讓秦逸凡和三女都有些心安,不過,畢竟還是心中有些擔憂,不是這一兩句話就能夠抹殺的。幾位大師也注意到了他們的臉色,為消減他們的擔心,開始慢慢的為他們解釋。
“佛門弟子,本就沒有什麼秘法,佛經遍及天下,哪個識文斷字之人,都能讀通。就算是不通文字,也能口口相傳。”智善大師的師尊代替幾位大師為秦逸凡解釋。
“佛門修行之要,也在平曰行善積德。一念至善,便能得證菩提。所以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說。”大師解釋起來,淺顯易懂,大家聽的很是明白。
“心中持有善念,便是十惡不赦之輩,之要能潸然悔悟,從此不再作惡,也能脫離苦海。女施主並不是自己要作惡,心中從來沒有過惡念,而且積下天大的功德,自然佛祖也會感念,羅漢金身,名符其實。”大師還是儘量的打消眾人的疑慮。
“只是,大師,小玲雖然心地善良,從未作惡,但是卻從來沒有吃齋唸佛,持戒修身,會不會……?”畢竟事關秦小玲的安危,秦逸凡也不介意自己變得羅嗦一點,還是把很多的疑點問清楚為好。
“施主怎的也落入俗念?”大師看了一眼秦逸凡,顯然有些責怪:“吃齋唸佛,持戒修身,不過是普通小修行之人約束自己的手段。只是,真要如此這般之人,想來也不是大乘之人。一念之善,比得上空念百萬佛號,及的過持戒萬年,施主何必執迷不悟?”
“素來我佛門教誨,都是三歲小兒識得,八十老翁行不得,女施主早已得證金身,難道還執著於此嗎?只要心存善念,行善積德,陰屍又如何,便是地獄惡鬼,也能修一個羅漢大道,也能證一個金身菩提。”
“多謝大師教誨!”只要秦小玲沒事,秦逸凡就不會在乎任何的指責,何況大師只是說他有些落入俗套。莫說只是落入俗套,便是讓秦逸凡殺入地獄,估計秦逸凡也是心甘情願的。
“不知道女施主可有意皈依佛門,成就金身菩薩?”大師的下一句話,卻陡然的讓秦逸凡緊張起來。心中也是有些腹誹,之前才說了,要請教一些雙修之法,怎的這老和尚上來就是讓秦小玲皈依佛門?如果小玲真的皈依了佛門,那還有什麼雙修可言?
“大師厚愛,小女子愧不敢當。”秦小玲卻是有些落落大方的施禮:“小女子在紅塵中已經習慣,皈依佛門,可能受不得清規戒律之苦,還望大師海涵。”這已經是變相的拒絕。
“女菩薩不必如此。”大師畢竟有大師的胸襟:“即便女菩薩皈依佛門,也一樣可以不用吃齋唸佛,持戒修身,只要堅持女菩薩此前的修行,足矣!”看起來,好像大師並不是想要秦小玲剃度,只不過,這般的皈依之法,卻是有些聞所未聞。
“施主不必緊張,女菩薩皈依佛門,施主未嘗不可同樣皈依,雙修之法,雖然我等並未曾修行過,但想來向密宗弟子討要一些並不是什麼難事。如此,也能消弭施主身上的煞氣,保一方黎民百姓平安。”大師的本意,還是以秦小玲來影響秦逸凡,誰都可以看出來,秦逸凡身上的煞氣,彷佛已經深入骨髓,能度化一個此等的惡人,自然是莫大的功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