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4 頁)
不同,身上沒了那股西楚皇太子高高在上的架子,也就變得心平氣和,改變許多。
真正讓姜懿心悅誠服進入三清大殿的,其實還是終南山的氣勢。
終南山原是天下的道教聖地,穩壓龍虎山一頭。
龍虎山是東夏的本土道教,東夏在春秋亂戰中崛起後,揚龍虎山壓終南山,這才讓後來居上的龍虎山成為了道教祖庭。
龍虎山百年來人才輩出,單單可以身披黃紫道袍的護國天師就出了好幾個,特別是其中一名精通內丹大道的天師最為出彩,硬生生將上任東夏皇帝逆天改命十年有餘,天下百姓得知此事都以為那位天師是位活神仙,而龍虎山也香客暴增,風頭一時無兩。
百年來,龍虎山似乎出盡了風頭,武當山卻陷入低迷,香客日益稀疏。
長達數百年的沉寂與龍虎山的堂皇氣象形成鮮明對比,除去那位道法通玄的老掌教王重陽,世間有不少人都隱隱忘記了三清大殿,忘記了紫氣東來。
在姜懿的記憶中,龍虎山的名聲似乎要高出終南山一大截,十幾年的潛移默化使得他以為終南山早已式微,存著無聊心思逛了幾天,姜懿收起心中的輕視,先是震驚然後就變得莊重虔誠,心存敬意。
那位看似無賴的老掌教實則早就道法大成,而毫不避嫌的與老劍神勾肩搭背也讓這位大真人多了一些煙火氣,仙人之下都是人,何苦端著架子板臉看人。
不說隱於終南的數千道士隱士,單單就那個一心要練出仙丹的李靈運就是個不出世天才,年紀輕輕道法深奧玄妙,聽老劍神的意思極有可能成為下任掌教。
每日聽著戛玉撞金梵金仙樂,見識了幾個年紀不盡相同但同樣謙遜有禮,潛心證道的黃冠道士,姜懿看到了一個流淌著深厚綿長的氣機,沒有絲毫萎靡氣象的道教仙山。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終南山的千年底蘊,果真不容小覷,原來看似風光不在的終南只是比較低調而已。
大雪時節有大雪。
鵝毛大雪紛揚飄下,目力所能及的事物都白茫茫一片,收到白隼傳書的一老一少在雪幕中下了終南。
與在山下客棧等候的明華府車隊碰頭後,姜懿沒有聽從勸說進入那輛溫暖的華麗馬車而是翻身上了一匹白色駿馬,在雪地中帶頭狂奔。
青州城映入眼簾,高大城門映入眼簾,姜懿瞧見城門口陣勢,嘴角微微勾起。
一位絕美婦人在丫鬟奴婢的簇擁中站在大雪中,滿臉柔和笑意凝視著他。
“姐,雪這麼大,你怎麼來了?”姜懿略顯踉蹌的翻身下馬,小跑過去,落在旁人眼中無疑像個柔弱到極致的少年郎。
美婦人溫柔的伸手拍了拍男子身上的積雪,心疼道:“姐想你啊,瞧瞧這小臉凍的,真遭罪。”
姜懿順勢將婦人的手握住拉到嘴邊,低頭輕輕呵了一口氣,柔聲道:“姐,我也想你。”
城門口早就聚集了一些想要一睹明華夫人風采的看客,此時瞧見年輕男子與美婦人的親暱模樣,個個心有慼慼然,雖然是親姐弟,可除了他還有哪個男人能有如此待遇?
站在美婦人身後老嫗輕輕咳湊一聲,姜懿嘴角勾了勾,不露痕跡的鬆開美婦人的玉手,環視一週後哭喪著臉道:“姐,回家吧,這裡這麼多人,看的我怪不好意思的。”
美婦人點了點頭,揮手沉聲道:“回府。”
譚逑面無表情的看著年輕男子和美婦人帶著家奴惡僕進入城門,依舊是城牆之上,但姿態已經和數天前囂張跋扈威風凜凜迥然不同。
浩浩蕩蕩的隊伍在城中緩緩前進,姜懿回頭望了眼城頭上那個肥胖的身影,呢喃道:“站那麼高做什麼?”
進了馬車,就不用再做出溫柔大姐姐模樣的範夫人平靜的看著面前的年輕男子,微微點了點頭,輕聲道:“去了天下第一福地逛了一圈,瞧著似乎跟以前有些不一樣了。”
“想明白一些事罷了。”姜懿正色道,“姐姐對我如此垂愛,盡心盡力的栽培我,我再不知好歹上進就說不過去了,是不是這個理?”
範夫人搖了搖頭,柔聲道:“你學劍練刀不是為了我,也不要為了我,怕被你辜負的人有很多,我算什麼?”
姜懿坐直身子,“雪中送炭和錦上添花是天壤之別,弟弟知道姐姐的好。”
範夫人笑了笑,不置可否。
回到明華府姜懿更換了衣物,就風風火火的跑去找他的老夥計玄鐵刀。
隨馬隊回府的王重九如同一個普通馬伕一般毫不起眼自顧自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