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汴梁韋九(1)(第2/2 頁)
找到了線索,又豈能放手?
高餘不是不相信高俅,也不是不相信官府的能力。
只是,他要親手為師父報仇,而且他知道,他有這樣的能力。
所以他安安靜靜陪伴梁氏一起過了清明,便準備偷偷離開。但是在離開前,他也做了很多準備。從裘妙法的事情上,他能夠覺察出,那個仇道人背後的能量不小。
仇道人他們殺了師父,未必會就此罷休。
說不定他們尋找高餘的下落,也使得高餘格外小心。
首先,他改變了身份。
在汴梁時,他透過李寶,在私下裡弄來了一份開封府開具的公驗。
按道理說這公驗不太容易搞來,但俗話說的好,有錢能使鬼推磨……李寶能夠在汴梁成就一方勢力,若沒有幾分手段,絕無可能。用李寶的話說,公驗有何難辦?只要使足了錢,很容易弄來。而高餘不缺錢,於是就透過李寶,得到這份公驗。
之所以用韋高之名,也是他一時間想不出好名字,就拿了趙構的假名來用。
韋高,這名字其實也不錯!
把一切都準備好後,高餘又讓李寶偷偷聯絡了一艘南下的商船。
之後,他乘船沿運河南下,令高俅失算。高俅命人在陸路設關卡攔截高餘,哪知道他改了名字,又走的水路,結果一路暢通無阻,順利逃出哦高俅的攔截和追蹤。
在抵達蘇州之後,高餘下船,改走陸路。
他在蘇州買了一頭青驢,一路慢慢悠悠,倒也悠閒自在……
裘妙法留下的那封信上,有‘眾安橋’的字樣。
眾安橋,是杭州一處極為繁華之地。
它跨在清湖河上,因元祐四年,蘇學士知杭州,捐獻俸祿五十貫,而後募集財物在橋邊修建安樂坊,三年裡治癒病患千人。人們感激他的恩情,就把橋改名眾安橋。
而在眾安橋南面,就是杭州的瓦子,名為北瓦,不過本地人更喜歡稱之為‘下瓦子’。
那瓦子裡有勾欄十三座,還有各種遊棚可供觀賞。
遊棚,就是指那江湖班子帶有流動性質的表演之處。節目種類多大三十餘種,可稱得上是豐富多彩。加之附近食鋪、客棧眾多,也就成了外地人來杭州的首選之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