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擦肩而過(第1/2 頁)
汴梁,今世最繁華的城市,沒有之一。
人口多大137萬,八廂一百二十坊,堪稱天下之最。
如果不沉浸其中,絕難感受其中的滋味。
只是,行走在這座城市裡,高餘卻感受到了一種難以形容的滋味。
便是光陰蟬,也好像變得有些躁動起來。雖然沒有去檢視,但是高餘卻能感受出來。
那躁動,源自於何?
高餘,也無法說得清楚……
+++++++++++++++++++++++++++++
太平興國觀後,有一座面積算不得太大的道觀。
一個道士,邁步走出了道觀山門,回首看了一眼大門上的那塊橫匾。
靜通庵!
道士身穿鶴氅,頭戴烏紗冠,足蹬一雙雲履,氣度非凡,舉手投足恍若有仙人之姿。
“天師,可以出發了!”
道觀外,有兩輛車馬等候,一旁還有十幾名道士肅手而立。
那道士看上去,年紀不算太大,也不過二十多的模樣,但是卻令人感覺格外沉靜。
他點點頭,走下臺階,來到車馬旁邊。
“師弟,汴梁這邊就託付與你,貧道返回龍虎山後,短期之內不會回來。
今官家崇道,乃至於我道門昌盛。可越是如此,就越是要小心謹慎。這世上,物極必反,此前林靈素道兄就是太過急切,以至於失了聖寵,被驅逐離開。此前車之鑑,你當牢記。”
他對面的道士,看上去年紀比他還大。
可是,在青年道士的面前,卻顯得格外恭順。
“天師,便不等了嗎?”
那道士猶豫一下,低聲問道。
青年道士嘆了口氣,回答道:“三日前,我心血來潮,卜算一卦,卻發現那卦象已經發生改變。玉蟬下落,似乎變得撲朔迷離,不再似之前那般清晰。我擔心這其中有變,所以決定回山請出龍符,再行推演,以確定那玉蟬而今,身在何方。”
“如果……”
“如果叔父真的來了,你要恭敬對待,併火速派人通知我。”
青年道士顯得有些茫然,苦笑著搖頭道:“之前我正是算出玉蟬會飛來汴梁,卻不想在此守了兩年,卻不見玉蟬蹤影。叔父的卦象,也變得模糊起來,令我難以確定。
我擔心,會發生變故。
所以我走之後,靜通庵閉門謝客……我回去以龍符推演後,會盡快把結果告知你。”
“師弟明白。”
年長的道士稽首應道。
那年輕的道士也不再囉嗦,轉身登上車馬。
車仗緩緩啟動,沿著狹窄巷道行走。只是,在透過白虎橋的時候,坐在車裡的道士突然心中一動,挑起車簾向外觀看。溼涔涔的街道上,行人川流不息,卻看不出什麼異狀。
“天師,有什麼吩咐?”
駕馭車馬的道士,回頭詢問道。
那年輕道士卻眉頭緊蹙,搖搖頭,復又坐了回去。
“沒事,咱們繼續走。”
就這樣,車馬駛過了白虎橋後,自固子門行出。
也就是在車馬消失在固子門外後,從白虎橋的東面街道上,高餘和馬大壯緩緩行來。
“前面就是老李家店了。”
高餘說著,手指白虎橋畔碼頭對面的一家客棧,笑著對馬大壯說道:“估計常都頭也等的急了,咱們趕快過去吧。”
他已經向高俅推薦了常小六,但常小六最終如何選擇,還要問過才好。
在殿前司,有高俅關照,自然方便。
可一旦入了殿前司,就等於是入了軍籍。這年月,軍籍可不怎麼吃香,更不要說,入了軍籍,還要刺面。哪怕現如今,軍士刺面可以用其他方式代替,但社會地位……
雖說此前常小六隻是一個沒品級的衙役。
可讓他入軍籍,他也未必願意。
一入軍籍,這社會地位低下。就說那陳廣吧,以他的身手武藝,在殿前司做不得都指揮使,但做個指揮使卻綽綽有餘。可他就不願意入軍籍,所以雖有心親近高俅,卻寧願做個教頭。說一千道一萬,只怪在這個時代,軍人的社會地位太低下。
這是社會形態決定,高餘也沒有辦法改變。
他曾在邊塞見過那些浴血奮戰的將士,也感覺著,軍人是這個時代的保障。
但大環境如此,莫說他一個小小的迪功郎,就算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