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講道理(第1/2 頁)
可否為大和尚收藏一二,推薦打賞一番呢?
++++++++++++++++++++++++++++++++++++++++
魯智深有些措不及防,本能的放下禪杖,雙手合十道:“灑家還禮了!”
不過,他話出口後,便立刻反應過來。
那張臉上,頓時露出了憤怒表情。
“你這鳥廝又是何人,竟敢欺騙灑家?”
“貧道,杭州玉皇觀,道號一清。”
高餘並不生氣,而是微笑著與魯智深解釋道:“小道自幼被家師收養,三歲入道供奉三清祖師,至今已有十三年。若非機緣巧合,與家人重逢,只怕而今仍在四處流浪。”
“原來是師兄!”
聽了高餘的解釋,魯智深這才恍然,怒氣也隨之平息不少。
雖說佛道並不同流,可畢竟是出家人。魯智深出家,不過兩三年,而高餘出家已有十三年。所以魯智深尊高餘一聲‘師兄’,從道理上而言,也不算是太過分。
“長老休要聽他胡言亂語,他是官家的人。梁山……啊!”
那杜少三見狀,便知道不妙,於是大聲叫喊起來。
他很清楚,如果魯智深撒手不管的話,他今天也就死定了。
馬大壯大怒,便要動手,卻被高餘攔住。
“大壯哥哥休要動他,這世間,萬物萬事,都逃不過一個道理。
讓他說,否則大和尚怕是難解心結。貧道不想與大和尚結怨,但有些事,還需說明。”
高餘年紀不大,卻自幼入道。
他啟蒙便是道德經、南華經,之後跟隨師父學的也是道門經典。十餘年下來,自有一股子道骨仙風之氣。以前之所以沒有表現出來,是因為他當時落魄……道骨仙風,也需要視情況而定。你穿著一身乞丐服,硬要道骨仙風,別人怕也看不出來。
高餘的這番言語,讓魯智深頓生好感。
想想也是,一個彬彬有禮,衣裝整潔卻不奢華,舉手投足流露道門風範;另一個,則生的是獐頭鼠目,蓬頭垢面,看著狼狽不堪。哪怕魯智深明知道杜少三那狼狽的模樣,有高餘的原因,可是內心裡,卻仍不由自主的對高餘,產生些許好感。
“師兄說的不錯,這世間萬事萬物,都逃不過一個道理。”
他宏聲道:“兀那漢子,師兄讓你說話,你儘管直言,不得隱瞞;若真個師兄與你有誤會,灑家會為你求情;可如果你敢欺騙灑家,灑家這口戒刀,也能開啟殺戒。”
說著話,魯智深把禪杖蓬的插在了地上,彎腰拾起戒刀。
見此情形,陳廣總算是鬆了口氣。
看高餘的目光,也隨之變得有些不同。
這位小衙內,看起來可不簡單啊……他才不會相信,高餘站出來和魯智深說話,只是為了講道理。心裡面,隱隱有些猜出了高餘的想法,陳廣更興致勃勃,笑而不語。
“你倒是說話啊!”
杜少三哪敢開口,一時間低頭不語。
你讓他,說什麼話呢?
高餘笑道:“既然他不開口,那貧道便說一說。大和尚,看到那解差了嗎?我之前不想害他性命,所以讓人給他下了蒙汗藥。本來,我不想他摻和進來,可現在看來……他是解差,想必是認得這廝。所以,他說什麼話來,想必大和尚會相信。”
“這個……”
“教頭,煩勞你了。”
陳廣點點頭,看了魯智深一眼,便邁步走向解差。
高餘接著道:“至於剛才這廝說他是梁山的人……呵呵,不瞞大和尚,我是看不上梁山那些個賊人的,如果被我遇到他們,絕不會饒過他們……大和尚,梁山的人,我們可以先不談,先說這廝的事情,然後我願意與大和尚,好好談論那些賊人。”
魯智深一開始,對高餘的話有些不滿。
可高餘說的也在理,所以猶豫一下之後,他還是點了點頭,沒有反駁。
“此人,名叫杜少三,絕非什麼梁山賊人。
他本是須城潑皮,平日裡遊手好閒,無惡不作。官府之所以發配他,是因為他在梁山賊人攻打須城的那天,意圖**良家婦女。只不過,他未能得逞,於是縱火燒了那女人家的房子。若非官府人到的及時,只怕那女人,便要喪命於火海之中。
我要殺他,是因為我這大壯哥哥,便是那女人的男人。”
“小魚兒,我和四娘還沒有成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