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景山園內並無水面,但今夏也有“荷花展覽”,所以是盆荷。所有荷花均養於泥缸泥盆之內,然後放置在四門左右及部分行人路邊,供人觀賞。
大部分盛開的荷花均放置在近公園大門處,用以吸引每一個入園的遊人。數十盆茂盛的荷葉從盆中伸展開去,輕風搖曳,在豔陽下把荷蔭鋪了一地。在錯落有致的荷葉掩映之中,粉紅色的荷花姿態各異,顏色嬌美:有的花苞尚小,是柔嫩的淺粉色;有的含苞欲放,是嬌媚的淡粉紅;有的花瓣半啟,是柔美的粉紅色;也有的荷花盡開,是豔麗的深粉紅色。你大可站在這些荷花盆邊,在咫尺之內細細觀賞。當夕陽暮色,空氣中彷佛有幽香輕送,但當你欲尋香來何處,眼前卻只有花兒不語。
含苞欲放的荷花在我眼中最美。當稚嫩花苞已經成熟,豐滿的花蕾頂部帶著鮮豔的粉紅色,蓄勢待放,姿態最是迷人。像亭亭玉立的少女,秀色可人,卻無半點媚俗之態。
太陽西沉,暮色朦朧之際,景山最宜登高遠眺。孩提時在我眼中高不易攀的萬春亭,如今再登山路竟然不過片刻已達。在煤山之頂南望故宮千百座宮殿巍巍,綿亙數里,黃色的琉璃瓦在夕陽餘暉之下反射著耀眼的金色光芒。明清兩朝數百年的宮闕壯麗依然,只不過歲月流逝,如今已是夕陽殘照。向西看是風景秀麗的三海,被綠樹環繞的湖水粼光閃閃。白塔之下,有幾葉小舟輕搖。北面是車水馬龍的鼓樓大街,大街兩旁周圍是京城最古老傳統的居住地區,人煙稠密,房舍鱗次櫛比。再轉過東面只見遠處高樓如林,輕紗般霧氣的後面矗立的是一片現代都市的綽綽暗影。
北海
漫步遊覽北海最美的時間是在清晨,旭日欲出,晨霧未散的時候。從北門進園,映入眼簾的是隔水相望的瓊島。清晨的霧像一層薄薄的紗,把白塔、長廊和島上的亭臺樓閣籠罩在淡淡的朦朧之中。隱隱約約,若隱若現,真恍若仙島樓閣。再看一湖綠水波平如鏡,白塔樓臺在湖中的倒影讓人自覺彷佛是身在畫中。沿岸漫步,微風偶過,吹起條條柳絲輕蕩,湖中漣漪片片湧來,亂了岸邊排排小舟在水中的影子。林蔭之中,扶桑紫薇開得正好,邊走邊看,不覺已近東門,這時旭日初昇,晨霧飄散,扶欄遠望,湖心裡已沒有了樓臺倒影重重,換來的是一池碧水的粼光片片。
京城八月荷花豔(2)
從東門到正門這一片湖面,原是北海夏日荷花最盛的地方。從孩提時直至初小,由於家住東城離北海不遠,夏秋之季每逢週日,父母都會帶我們兄妹到北海來摘蓮蓬,剝蓮子。想起那時央得父母租一小船遊湖,蕩槳至此,由於湖中種滿了蓮荷,船便不能劃過。我和妹妹坐在船上,舷邊荷花蓮蓬觸手可及。有時岸上無人理會,我和妹妹便摘得蓮蓬一兩枝,拿在手裡,當時還是孩童的我們心中竟有一種偷偷摸摸的竊喜。“*”之前一兩年,家裡搬到西城居住,北海便不再常來了。十年*浩劫,風雲突變,家中各人在當時都自顧不暇,哪裡還有什麼閒情來此看荷!記得十年期間也來過幾次北海,可惜的是記憶中竟再也找不回白塔下那湖中荷葉碧如水的回憶。
通往瓊島的石橋下,湖面上柳樹的倒影裡飄浮著荷葉片片。三三兩兩的野鴨,有的佇立在岸邊石塊之上,有的在湖中鳧水而過,帶起幾許三角形的漪瀾輕漫。一隻野鴨停棲在荷葉之上,佇望中不時悠閒地回頭梳理羽翼,或是把嘴伸入水中覓食;湖中的荷花已經開過,留下的只有荷梗枝枝。我們環島走了一圈,也只是在湖畔或水灣不多的幾處水面上看到有荷葉散佈其中,不過可惜的是荷花也多已開過,想倚欄觀荷要待來年。
三十幾年過去,孩提時記憶中的北京很多地方名字雖存,面目已非。瓊島白塔如今依舊,可惜的只是少了炎炎盛夏一湖碧荷清涼入心。
植物園
植物園位於西山臥佛寺附近。在五十年代中已經建成,但逐漸被北京市民所認識好像只是近幾年的事。我一向聞說植物園栽種、培養奇花異草不計其數,特別以熱帶植物為然。所以此次造訪,原想是在珍貴花木中大開眼界,並非為觀賞蓮荷而來。
“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植物園走了一圈下來,奇花異草、珍貴花木園中所見不多,倒是找到了兩處觀蓮賞荷的好地方。
其一是在眾多的植物溫室中有一小小的蓮池。蓮池雖小,其中卻有數種難得一見的熱帶蓮花品種。除了大王蓮看起來碩大粗糙外,其它幾種蓮花無不清豔可人,令人駐足。浮於水面那些小小的蓮葉只比手掌略大,其中白色蓮花長圓形的花瓣中心是淡黃色的花蕊,看上去淡雅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