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的份了。
羅布人獵虎自有一套辦法。有時候羅布人是用從植物裡提取的毒藥抹在肉上,誘使老虎吃肉並中毒,然後跟蹤著它們,等到藥性發作時才捕獲。普氏學習了羅布人的方法,他用的是氰化鉀,可能是常常吃毒藥,羅布泊的老虎具有了抗藥性,三隻老虎居然都抗住了劇毒,把毒餌吃光後在普爾熱瓦爾斯基的眼皮底下搖搖晃晃走回了叢林,看得普氏目瞪口呆。
還有一次,普氏埋伏了整個晚上,老虎來了,他一排子彈打了出去,老虎竟然毛髮未損,迅速消失在叢林中。普氏又想出一個主意,把打到的一頭野豬放在湖水中間還未消融的冰面上做誘餌,設想老虎上了冰之後沒有地方躲藏,然後便可以圍獵成功。塔里木虎顯然受到了野豬的誘惑,天不黑就出來向著食物潛行,但沒想到的是,它們是害怕冰的,特別是天一黑它們根本不向冰面踏一步,因為冰容易割破老虎爪子,它們早已熟悉了冰。
新疆虎的最後時刻(3)
一次次捕虎不成,普氏賠進去一條狗兩頭牛,領教了這種百獸之王的智與勇,望虎興嘆而去。
■ 三
1899年,斯文·赫定到達這裡的時候,羅布泊大部分地區已經成為人類難以生存的荒漠。但是,斯文·赫定初來的第一夜,還是受到了虎的驚擾,在斯文·赫定的考察報告裡,留下了一張虎落陷井的速寫:一隻虎困在羅布人的陷阱裡,前左爪被一個圓形的夾子夾住,那隻老虎蹲著身子仰天長嘯,似乎想一躍而起衝出陷阱。
儘管如此,其實新疆虎留給這個世界的時間並不多了。就在此後的幾十年內,這種老虎悄然滅絕。
1927年底德國探險家艾米爾·特林克勒報告說,羅布人告訴他已經有近二、三十年沒有怎麼見過老虎了。新疆巴楚的一位獵人告訴他,葉爾羌河河畔的最後一隻老虎死於1916年。
1934年,斯文·赫定再次來到塔里木時,一個羅布老人說,十多年前一隻很老的老虎慢慢吞吞地沿著河岸的林地向塔里木河上游走了。斯文·赫定因此首先作出了新疆老虎已經絕跡的判斷。
接下來關於新疆老虎的訊息便時隱時現,真假難辨。《巴音郭愣蒙古自治州州志》載,1961-1962年州境內有人用槍打到過老虎,但是,1959年的新疆綜合科學考察的結果卻是新疆南疆無老虎;而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的動物學家谷景和教授一次曾說過:“新疆虎的絕跡在60年代前後,我最後一次見到老虎是在霍城(新疆伊犁地區),那一次獵獲的老虎製成了標本”。
1979年2月,印度新德里召開了一個保護老虎的國際會議。會上正式宣佈:世界上原有8個老虎亞種,3種已經滅絕,其中一個就是新疆虎(裡海虎)。
科學界研究表明,200萬年以前老虎起源於中國,然後逐步向東西南北四面發展。向西的一支,透過蒙古、我國內蒙、新疆和蘇聯中亞各加盟共和國抵達伊朗北部和高加索南部直至土耳其。這就是新疆虎的祖先。
■ 四
對於新疆虎最後滅絕的原因,羅布人向斯文·赫定的講述有點離奇:羅布泊不知什麼時候出現了一種特別大的食肉螞蟻,它們對新生虎的胎衣最感興趣,成千上萬的螞蟻圍住還沒有脫去胎衣的小虎崽,直到最後把小虎崽殺死。斯文·赫定對這種說法很是相信,因為這是出於羅布人之口,“他們非常樸實,想象力也非常有限,如果沒有實際事實做依據,他們不會編造出這樣一個故事來。”
筆者後來採訪中國華南虎,將這個離奇的新疆虎的滅絕原因講給老虎專家們聽,試圖想從某個側面證實其真實性,但聽到的人都瞪大了眼睛,所有人都沒有聽說過或者從資料到看到類似的事,沒有人相信這是真的——大型的食肉動物、百獸之王會滅絕於螞蟻之手,這對於老虎來說真是太悲哀了。
食肉螞蟻的泛濫是不是因為環境的鉅變而引起的?當自然的某種平衡被打破之後,常常會出現生物界的變異現象。或許我們還沒有證據將此歸結於環境的惡化,但自然-生物-人類是有一個相互依賴的鏈條的,如果這個鏈條的某一環節斷裂,很難說會出現什麼樣的局面。
虎是生物鏈中列於頂級序列的動物,它的消失,意味著多種虎以下級別的動物的消失,還意味著一個完整的生物鏈的斷裂。
現在的羅布泊早已有近一個世紀沒有虎了,不僅僅是老虎,瀕危、消失的物種的名單足可羅列長長的一串。塔里木河裡特有的裂腹魚、大頭魚都已經是瀕危動物,現在我們只能從當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