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頁)
匆忙往屋外衝,細一看竟是那位長得極美名叫綺蘿的小娘子。團年日,倒有大半小廝的眼珠只偷看著她,惹得女使們多有嫉妒之心。
“綺蘿姐姐如此匆忙卻是甚底?”絹兒進了屋撣去身上雪問道。
銀珠笑道:“她又糊塗了,忙著要新年祭拜螺祖。”
“咦,今日祭拜螺祖?”絹兒詫異道,依稀記得螺祖祭拜之日好像是在農三月裡的某日,旁邊柔兒聽著銀珠與絹兒說道綺蘿,難得插話道:“綺蘿非傻只是痴,眾人是除夕祭拜先人,她自比是蠶娘,自然螺祖便是祖先。”
銀珠一聽抿嘴笑道:“這一說倒是我糊塗了。”
除夕全莊皆一夜未眠,到了次日,吃上一角屠蘇酒,便是新的一年開始了,這一年為建中靖國。
wWw.23uS.coM
………【第三十一章 上元節見聞】………
“正月一日為雞日,二日為狗日,三日為羊日,四日為豬日,五日為牛日,六日為馬日,七日為人日。初一畫雞在門上七日貼人在帳子上。”這是過年的風俗,與絹兒小時在老家農村過年無太大差別,唯一讓她感覺新奇的便是在正月初六那日蓮花閣各位女使再一次掃除屋室塵穢,將灰塵垃圾並與七個果餅包裹放在特做的精緻絹包中,然後二姐一臉嚴肅,將絹包投之水中,嘴裡禱唸:“去去,莫回。”
一問才知這是新年送走窮鬼,期待一年富足安康的儀式。
主人有仁厚之心,那些離家近的人可在新年之際,各有二天回家探親團圓,銀珠與柔兒也是各選了日子錯開回家,只絹兒與二姐無親可走,待在閣裡,二姐針繡,絹兒便在旁邊服侍著穿針、學劈線、學配色等等,或有得空便繡扇套、臨摹學寫字帖,倒也因忙碌斷了亂想的心思。
除夕那事發生之後,絹兒也是細想了一番,不得不承認二姐雖言語不善,但自己也是有錯的,過於忘情,而忽視了現狀,無論是那一家的主人也忌諱大過年家中下人一臉苦相,若有人心在丁家主事面前碎了嘴,難保丁媽媽不會有誤會。知自己行為不慎,絹兒便向二姐道了歉。
二姐冷著臉很是寡情地警告了幾句,“若你再犯,我且不會顧及情份之類的話,直接把你轉給他人,也省得我吃別人的笑話。”也不再多說絹兒,這事便算過了。
對於宋朝上元節絹兒多有聽聞,知是古代難得的繁華熱鬧之景,其間樂趣多有想象,去年因官家駕崩,自然上元節過得極平淡。如今到了京城,前幾日聽其他女使多有談論往年上元節盛景,聽得絹兒心中難耐癢意,擔心二姐上元節也不休息玩樂,絹兒自是小心試探了一番,待知道二姐上元節會與眾人一起進城過節,這才放下心來。
上元節中午,管家早已準備下幾輛牛車方便進城,一早各閣的小娘子做好出門遊玩的準備。
絹兒未有新衣,只得穿舊日一件米色繡水紋的厚襖子,下穿硃紅羅裙,依然是梳著垂掛鬢,左右各插一枝紅色絨,耳墜是用大紅絲線自做的中國節很是可愛,又披上二姐給的件硃紅團花紋錦面披帛,既美觀大方還保溫。見絹兒打扮得俏巧可愛,二姐將自家一直未戴的一隻銀花垂珠的銀步搖釵插在絹兒頭上。
待四人打扮妥後,便出了閣,走到後門處,卻見那裡已是鶯聲燕語,其他莊中被許出門的女使繡女們皆已到了,見二姐來到,大姐笑著迎去。只見眾小娘子衣著鮮豔,裝妝美麗,簪珥釵釧皆配帶上,甚至有些小娘子還頂著幾個紅燈球,還將各色的絹或紙做的玉樹、玉柳、蝴蝶等等插在頭上,很是醒目新奇。還好二姐不喜這般過於張揚的打扮,倒讓絹兒暗中慶幸自家不會如此裝扮出門。
月娘也在眾人之中,正巧與二姐四目相對,二人表情皆不自然,到讓旁邊眾人捏了一把汗,擔心二人又吵起來,還好今日二人沒有吵鬧的興致,各遠遠站著,井水不犯河水的架式,才讓其他人放下了心。
不一會,牛馬駛到了後門口,眾小娘子皆安靜地上了車。
坐著牛車進了京城中。更讓絹兒看得眼花繚亂。只見天未黑下。各處卻皆是華燈異彩。各買乳糖圓子、水晶膾、韭餅、蜜煎等等吃食地小販穿梭不停。更有打扮惹人醒目者將炭丸做成彈狀。幾顆串在鐵枝後再插在頭上。並點著火。遠處望去倒想是那人頂著一串火珠子。讓絹兒看了瞠目結舌。擔心那人頭髮會被燒起來。
到了一處巷邊繃子處。牛車已無法再繼續向前駛。只得停了下來。而各位小娘子笑鬧地跳下了車。因前邊地街便是御街。官府已排人搭好了露臺。各處入京地歌舞百戲爭相在此獻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