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2/4 頁)
,畢竟二姐因上次中毒之事,依大夫言至少要調養半月才是上好,如今正是修養吃藥期間,再用這些零嘴的物事把肚子都填飽了,豈能再吃得下其他食物。
還好絹兒熟悉二姐的脾氣,找準勸二姐的時辰和地方,倒讓二姐聽絹兒的話,少吃或不吃。
--------------------
呼喊推薦票中~~~~~~
wWw.23uS.coM
………【第五十三章 京中生活2】………
“二姐,想過繡些私活嗎?”這日絹兒見珍娘正將前幾日趁閒繡的領抹交給小么幫著販賣,忍不住問道。
二姐卻毫不遲疑道:“我且沒這時辰做這些鬧心的事。”這番回答,倒出乎絹兒的意料之外,素來吝嗇的二姐卻不好掙錢。
倒是二姐後來私下的話解了疑惑,“要知我素來所繡制的物事,皆是供給上戶人家,為丁媽媽賺得錢不知幾何。如今讓我學著她們為賺些零碎之錢,卻讓自家的針繡不值錢。”
這一番話倒讓絹兒暗中翻白眼,明明是嫌棄私活掙錢太少,可這話聽著卻像是作了私活便紆尊降貴的味道。
絹兒很是好奇這些私活如何售賣,一妹道:“丁媽媽的活自是安排下來的,我們依著安排針繡。私下做活卻是繡出以後,請小么姐姐在售自家繡品時幫襯著售賣我們的繡品。”院裡各位繡女雖可幹私活,但卻極有自律,若是有丁家繡活,自是專心丁家的繡活,待活幹完後,才做私活。
“小么姐姐在甚底地方售買?”
小么道:“自然是相國寺的進佛殿和鬼市裡銷售,或是沿街售賣。”
絹兒有些驚訝:“寺殿裡也可銷售物品?”至於鬼市子,絹兒倒來記得,當年剛來丁莊柔兒曾帶著鄧大娘與自家進京一日遊時,曾說過:鬼市子每晚五更點燈,市子裡皆是買賣些衣服、圖畫、花環、領抹之類小物事,至到破曉時分店家和客人才散去。
小么坐在亭欄上,正將布料繃在繃上,準備繡抹胸上的五錦鴛鴦,笑著插嘴道:“自然如此,寺殿每月皆有開放的時候,自有繡姑以及市井百姓繡戶在殿裡進行繡品交易,那時的繡品可謂應有盡有,讓人看花眼。”
才說著便見小廝們提著二件木箱進了後院放下便離開了,原來是丁媽媽排人送來下月所需的絹布、綢緞、絲線等等,而潘二孃也隨後進了後院。小么見自家如今是外人,不便此時在些,忙起了身,將針繡物事皆入在竹簍裡,悄離了後院。
潘二孃手裡拿著流水薄,將繡活一一吩咐下去。
絹兒在旁邊聽著倒有幾分領悟。丁莊與這院落雖都是丁媽媽管著。但涉及地業務範圍卻有所不同。丁莊裡所承接地繡活多為京中官府人家或宮中委制如乘輿服御、賓客祭祀所需地各類繡物。皆是貴物。而這繡院卻大多繡制平常所用之物。如帳沿、繡枕、牌額、望子等等。因所需綢緞布料只比丁莊中所見地稍次一些。可見這些物事也不是一般市井人家能用得了地。
在院裡住了四五天。絹兒也習慣了新生活。與在丁莊差別不大。只每日地瑣事多了些而已。也不算十分忙碌。除了服侍二姐。收拾好屋子。在潘二孃準備午食時搭個手。偶爾幫著做些晚食。細一安排。絹兒一天也還是有自家針繡與練字地時間。畢竟那件準備了許久送哥哥地扇套總是陰差陽錯地無法繡完。像在心中擱了個事。極讓絹兒不爽心。
不過如今絹兒地繡藝早非以前可比。雖算不得爐火純青。也是小有心得。前天親手用平日餘下地布料邊角自作了一件貼身地小內褲。結束了二年穿褌地日子。看著絹兒到了這院裡搗騰歡快。只做了件又短又小疑是褌地物事。二姐倒沒有“慧眼識珠”地驚喜。反責絹兒浪費布料。作得物事四不像。
絹兒也不求別人與她有同樣地需求。只心中喜滋滋偷笑道:誰用誰知道。她還打算等手藝精良了。再做有檔合身地長褲。免得平日穿著無檔膝褲。或是有檔但褲腳極大地褲子。總是感覺不自在。每日解手後光將這褲子繫好。都要頗費些力氣。若非手中沒有合適地物事。絹兒還真想將皮帶發明出來。她是已想好了。若以後真能得自由。她首先第一個發明地便是皮帶。以結束她痛苦系褲腰帶地生活。
絹兒雖極快習慣院裡地生活。二姐卻感覺稍有不便。特別是木馬子地清潔。因在丁莊有專門積置穢物地屋子或廁兒。皆可傾倒穢物(待一定時候莊客會將這些積下地穢物運走。用在農事之上)。而來這院裡頭一天。二姐用了木馬子後。便依舊規讓絹兒換上乾淨地木馬子。髒木馬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