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第3/4 頁)
溫香極為享受。而王太公的兒女存活到現在的有長子王又安,二兒王又寧,四兒王又守,以及長女王又妤、三女王又嫻、四女王又妍。
其中長兒、二兒、長女是正妻王太君所生,四兒三。女是曹太姨所生,至於四女的生母卻是早年租的一位妾所生。
長子王又安如。今五十上下,娶有一妻納有二妾,妻子雖過門二十七八年有餘,只曾生育過一兒一女,但嫡子二郞不過一歲就夭折了,只有嫡女王青晴長大成人,因排行在首,大家都叫她大姐。雖妻子一直無子出,但畢竟是結髮之妻情深意重,王又安不忍心休她,只在六年前娶了位小妻,而小妻三年前才生下嫡子,兒子在王家排列六,大家都叫他六郞。
當然王又安還有位庶子王青禮,已有三十歲,在王家排行第一,是長房長子,大家都叫他大郞,其生母是早年就一直在王又安身邊的一位女使,十七年前被抬為妾。雖王又安前年才有嫡子,可他的長孫,王青禮的兒子,同時也是王太公的長曾孫,如今已有七歲,因活潑可愛,深得家人的喜歡。
王太公的二兒自是王青雲的父親王又寧,年四十七歲,也是娶一妻納二妾,比起他的哥哥,他卻幸運得多,嫡子王青廉如今已是二十歲,在王家排行老三,大家都叫他三郞,去年不僅進了太學,而且娶得官家女兒,自是雙喜臨門。而王又寧的二兒王青雲又叫四郞,是妾室王喬氏所生,長女王青雪也是王喬氏所生,家裡都叫她二姐。
王太公的三子,雖是王太君所生,卻還未結婚生子,就因大病去世。
王太公的四兒為庶子,不到四十歲,卻已有一兒王青風(五郞)二女,比起長子的正經古板,二兒的小氣自私,這位王太公唯一的庶兒,卻與王太公性格最為相似,皆是喜愛風流之輩,所以雖只娶有一妻但房裡的侍妾卻是三四位,更不要說外邊的紅顏知已。他家娘子因此事與他吵鬧了多次,卻最後還是不了了之。
至於王太公的幾位女兒,皆已出嫁,只有長女如今且因守寡,帶著女兒回到了孃家暫住些時日。
子菱如今稍瞭解自己的夫家情況,更加擔心家大人多不好相處,倒是潤玉有些明瞭子菱的心思,安慰她家大人多,但只要恪守家規,謹言慎行,其實日子也是很好過的。
吃了晚食,子菱叫春香取了賬薄,將今日收到的物事一一記賬,秋香站在子菱身後扇著風。
夏香端來一碗消暑的梅子湯,想起剛才聽潤玉的敘述,好奇問道:“怎大爺與二爺年齡相差不大,可大兒卻足差了十歲。”
子菱嗔了一眼夏香,道:“長輩之事豈能多問。如今且不比在家,以後夏香你休要不細想就脫口而出。”說罷打了個哈欠道:“這會怎又困了。”
秋香笑道:“大姐,中午才打了架,自是累了,待洗漱後,早些床上休息。”
見著秋香與春香笑得斜歪歪的,子菱紅臉道:“待你結婚時,我才慢慢與你計較。”
秋香聽了忙告饒。
夜裡,王青雲回來,二人自是新婚情濃,早早休息下。
這會二人睡在床上說私說,王青雲突然道:“潤玉的父母皆是我太公身邊的人,她又從小跟在太君長大,王府大大小小的事她且都知道些。”
子菱說笑道:“我且擔心潤玉不會是長輩為你選的通房丫頭吧。”
王青雲卻不回答,又道:“讓你嫁給我,且是委屈了你。”
子菱坐起了身子,藉著今日月色正好,卻看清此刻王青雲臉上一閃而過的憂鬱表情。
子菱輕聲道:“既然已成夫妻,自是同甘共苦。這些傷情意的話還是不要說才是。”
王青雲苦笑道:“這是大實話,如今有了你,這家才讓我有些踏實。”
子菱垂下了頭,緊握著王青雲的手,低聲道:“以前不踏實嗎?”
王青雲一臉無所謂道:“如何能踏實,妻賢妾淑、兄友弟恭,這些不過是表面功夫而已。畢竟哥可並非同母同兄兄弟。而唯一的親妹妹她卻不當我的親哥哥,只當三郞做親哥了。”
子菱自是不語,只是手握得更緊些了罷。
王青雲嘴角微揚,有些嘲諷之味道:“也罷,誰叫我是王家二房的庶子,不能比過哥哥的優秀”
子菱聽著心酸,見著氣氛有些凝重,眼珠一轉,笑盈盈道:“如今院裡桃紅柳綠、銀釧玉釧,夫君也算是軟香溫玉自得瀟灑,就是不知夫君對這四位小美人有何打算?”
聽著子菱的話,王青雲露出哭笑不得的鬱悶表情,嘀咕了一句,“母親弟弟都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