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再來看一看公開了的資料:在2004年中國登記註冊的萬吸毒人員中,35歲以下的青少年佔到了75%,達萬之多。據稱,這裡面16歲以下的就有近2萬人。並且,這種青少年吸毒低齡化趨勢愈來愈嚴重,幾乎已波及到全國各地。
專家們把青少年吸毒原因,大約歸納為以下幾種:好奇心理驅使、家庭環境影響、精神空虛所致、個人交友不慎,當然,也包括一些販毒人員故意設下圈套,如在啤酒、飲料中放入搖頭丸,在搖頭丸當中加入K粉、氯氨酮,說毒品可以瘦身、治病,等等。但不管原因有多少,其中好奇心是造成青少年吸毒的罪魁禍首。
有人對青少年吸食搖頭丸進行匿名調查,結果排在第一位的原因就是好奇。正如一位搖頭丸吸食者所說:“很多人覺得是一種時尚,我吃這個東西是為了好玩。”
在一次全國性的關於毒品問卷調查中,其中問到“如果有機會,你願意嘗試一下毒品嗎?”,得出的結果令人震驚,有80%的孩子願嘗試毒品,對此表示“願意試一試”。而“新奇、好玩、時髦,就是想試一下”竟然成了他們想食吸毒品的主要理由。
。 想看書來
青少年為什麼選擇吸毒(2)
●“一切只是為了好玩”――16歲,畢慧
從小聰明伶俐的田婷,多才多藝,彈鋼琴,跳芭蕾,模特比賽,沒有一樣她會落後的。這種天資,也滋生了她的反叛精神。有一次,父母發現她逃學,有時還很晚回家,回到家裡又躲在房間裡不出來。父母問她幾句,她還常常發脾氣,摔東西。同時,向父母要零化錢的次數也多了,數量也大了。父母的猜疑終於得到證實:女兒吸毒了。當父母問她為什麼要吸毒時,她不僅沒有悔恨,而且完全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說:“為了好玩。”
●“想嘗一下快樂無比的滋味。”――17歲,楊一柳
楊一柳原本是個俊氣十足的的孩子。有一次,幾個朋友對楊一柳說吸毒快樂無比,飄飄欲仙,想要什麼就有什麼,楊一柳心動了。“朋友說吸一次沒關係,我就試了一下。還有,我也確實想嘗一下快樂無比的滋味。”受毒癮驅使,楊一柳性情變得暴躁。楊一柳每天吸毒要花一兩百元,他不斷地編造各種謊言和藉口,向家裡要錢,向親戚借錢,向陌生人騙錢,現在,幾乎所有認識他的人都不相信他了。
●“我沒想吸毒,只是好奇地嚐了一下”――20歲,古琦
個子挺高的古琦步入社會了,還像一個孩子一樣,整天在父母面前撒嬌。然而,一次朋友的約會,讓她的生活徹底發生了改變。直到進了戒毒所那一刻,她還在迷戀最初的那種感覺,儘管那種感覺一點一點地耗盡了她的生命。
那一天凌晨,她在和朋友聚會時,吃了一粒搖頭丸。每當古琦回憶起這段往事時,她的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總是充滿了無窮無盡的迷惘:“我並沒有想過要吸毒,當時,只是覺得好奇,好玩,很想嘗一下。吃下去後,剛開始沒有什麼反應,後來就有了點飄飄欲仙的感覺。這種感覺,像有魔力一樣,讓人不能自拔。”
●“這東西根本不上癮,我以為是興奮劑”――17歲,柳紅
處於亢奮狀態的柳紅直到警察出現在她面前那一刻,知道吃搖頭丸也是吸食毒品。她是北京人,高挑的個子,白皙的面板,清澈的眼睛,給人的印象似乎是冰清玉結的那一類女孩。那天晚上,她和10多個朋友在一起玩,有人提議吃粒搖頭丸,跳起舞來有勁。“我吃過好幾次了,什麼不良反應都沒有,這種東西根本就不上癮。”在大家的聳恿下,柳紅吃了一粒的搖頭丸。那天晚上,為了玩得盡興,和她在一起的朋友都吃了搖頭丸。
●“吃這玩藝有個性”――19歲,丁俊
成都有個的大學生,已經進入畢業實習階段,然而在一次聚會中,他坦然地吃了一粒搖頭丸。第一次,他吐得厲害,但多吃了幾次後,他終於找到那種飄飄然的感覺,並一發不可收拾。他覺得搖頭丸之類的根本不是毒品,而是時尚之物,吸起來顯得“有個性”。
●“我曾以為毒品是一種解脫”――23歲,解東娜
“15歲那年,我被一個熟人強暴了。我向朋友們求助,可是他們卻指責我撒謊。我徹底垮了,想找點什麼東西減輕痛苦,於是我想到了毒品。吃搖頭丸使我有了安全感,有一種被愛的感覺。但是,當快感消失之後,我愈發感到空虛,迷惘和孤獨。我想多吸點毒或許能解決問題,因此,我開始使用像海洛因之類毒性更大的毒品。”
出生於深圳的解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