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第3/4 頁)
,至少十條魚能活下來八條,危害性已經變得很小了,再排入到大河當中,經過稀釋之後,危害性已經變得微乎其微了。
而且用於淨化的水藻也有著它的用處,打撈之後,曬乾之後就是很好的造紙材料,造出來的紙還微微泛著一點綠色,銷售出去之後,那些文人墨客稱這種紙為青幽紙,而且價格還很高,產量也不是很多,主要就是幾個淨化池裡能養出來的水藻數量頗為有限。
用於池水之間的抽水,一直都是個難題,水泵那東西技術含量太高了,咱造不出來,這裡距離河水的距離還遠,所以水動力無法連線過來,以前一直使用畜力或是人力蹬著水車來提水的。
192 民生
現在還用畜力和人力,但是卻不再蹬水車了,而是使用了提水機,現在北方仍然還有很多人家使用這種方式,一根鐵管子,下面插進水裡,然後上面有壓把,鐵管子裡有皮塞,下面還有一個簡單的鐵製的止逆閥,一個簡單的提水機就造成了。 //
不過汙水處理這裡池子太大了,所以這種提水機自然也是巨型的,用直徑足有一米的大鐵管子,下面是大腿般粗的水管伸進水下,皮塞之類的東西使用的是最好的骨膠一層層的粘附著鋼鐵零件上做成的,密封性相當的不錯,這種膠怕熱,但是處理冷水還是不成問題的。
這麼大的傢伙一溜排開,要想用人力來壓動,簡直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若是引上水來,壓上一次,足能吸上來幾百斤的水,人又哪裡能壓得動。
齒輪技術的成熟就幫了大忙,一個長形的走臺,上面有著一道道防滑的橫欄,手面立著一根大柱子,將健碩的牛馬趕上走臺,套上鞍槓之類,大鞭子一趕,牛馬行走在類似跑步機一樣的走臺上,驅動著下面的大齒輪,大齒輪又帶動著小齒輪,嘩嘩輕快的飛轉,拖著那些壓水機往復運動,抽上水來,嘩嘩的從汙水池流到淨水池去,竟然也奇快無比。
這種壓水機自然最早是應用到汙水處理系統當中,但是隨著效果明顯,甚至比水車提水還要有一些優勢,於是這種提水機自然就應用到了最大的提水系統,大水車計劃當中。
全城供水計劃的實施很順利,現在已經有五成的使用者安裝的進入家門的鐵製自來水管,彎頭,連線,閘閥,使得供水系統變得成熟起來。
鐵製的水管也更加安全,至少不是人力可以破壞的,而且為了以後基建的方便,在浮雲鎮下方,同樣修建了深深的坑道,排水系統,石砌或是方形的水泥管道,可以用於城內防禦,也可以用於安裝各種管材,只不過這個地下計劃太大了,才完成了不到五成,所以自來水也僅僅是接了五成左右。
在河水的上游,大水車已經被移走了,移到了下游工廠密集處,一邊提供著超級強勁的動力支援,一邊源源不斷的提供著農田灌溉,而提水處,則用混凝土修建了一個高達二十米的巨大水塔。
每隔三米,就有一個存水池,一個畜力驅動的提水機,把水一層層的提上來,一直提到最上層的水池當中,每次儲水可達到百噸左右,而且水池裡帶養著魚。
水池養於主要就是用於防止敵方投毒產生大面積的傷亡,大魚小魚都很敏感,稍有毒素就會死亡,哪怕是在現代的自來水廠,在消毒步驟以前,也在使用這種古老,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十米高的水塔足以把水壓提升,輸送到浮雲鎮地勢最高的居民家中,對於這一切,丁君霍很滿意,雖然使用的仍然是原始的水力,風力和畜力驅動的動力,但是在浮雲鎮,已經可以看到現代工業的痕跡。
浮雲鎮,絕對是整片大陸工業程度,甚至是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地方,雖然這個自動化聽起來有些可笑。
只不過浮雲鎮太小,小得讓人容易忽略,只是這裡出產的東西會引起別人的注意罷了,這裡,算起來,仍然算是蠻荒之地,不身處其中的人,永遠無法想像這裡究竟有多麼的發達,就算是那些商隊的商人也不注楚,工廠,是不允許他們隨意進出的。
一些因為各種原因從浮雲鎮走出的人,也想把這種方式複製出去,可惜,無一例外的失敗了,一來是沒有那個環境,二來,就是沒有一個系統的工業支援,哪怕僅僅是一個小小的零件螺絲,這種獨特的零件也只有浮雲鎮才能出產。
丁君霍最得意的並不是把浮雲鎮從兩萬餘人口變成如今的接近十萬的敏體城鎮,而是一個完整的體系,由鐵廠,木工廠為底子,他創造了一個完整的,可以自給自足並且外銷的完整工業體系,這個工業體系,才是他最大的資本,這也是為什麼那些走出去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