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頁)
面。童員外大吃一驚,本能地退了幾步,大喊道:
";來人啊,來人啊!";
眾多丫鬟、家丁急忙趕來。童員外顫著手,指道:";那。。。那刀。";眾人見狀,也都是一驚。幾個膽小的丫鬟嚇得喊出了聲。
童武壯著膽子上前,發現那刀上還帶著一張紙條。童武拔出刀,展開字條給員外。
員外接過,發現上書兩字:閉口。
杭州府平冤(22)
沈立有些妒忌地:";童員外醒來,我都會審,還要他嗎?";
員外懵懂:";我這是在哪裡?";
蘇軾冷竣地:";州府大堂。";
沈立:";員外剛剛甦醒,快去給他搬把椅子來。";
蘇軾冷冷道:";不用啦,他睡了這麼些時辰,也該站一站,清醒一下。";
沈立氣得吹鬍子瞪眼:";你。。。";,暗暗道:";不懂禮數。";
童員外:";我怎麼會在大堂上?";
蘇軾緩言:";員外還真是個做戲的高手,本官都差點被你騙了。";
童員外一怔:";呃。。。蘇大人弦外之音,話中有話,老夫愚鈍,難以聽懂。";
蘇軾:";那蘇某便直言,敢問員外,這場一個月前就開始的好戲,不知今日可否收場?";
童員外不免暗暗一驚:";呃。。。此話從何說起,此話從何說起?";
蘇軾一拍驚堂木,厲聲道:";就從你殺害張三元說起。";
童員外冷笑道:";蘇大人,這可是大堂之上,講話要重證據實。";
蘇軾:";那好,你且聽聽本官講的這個故事。雖然員外早已在一月前開始了這個精心策劃的陰謀,不過本官還是從那晚的壽筵開始說起。那天晚上,你送走張三元以後。。。";
童員外回來,看到董非仍爬在桌上,對丫鬟道:";找兩個人,去把董老闆扶去廂房。";然後匆匆走到了院子裡的假山旁,童武從暗影中閃了出來。童員外看看四下無人,遞給童武一把剔骨尖刀,向童武使了個眼色。童武會意,轉身消失在夜色中。
童武趕到湖邊,趁著夜色藏身於草叢中。不久張三元趕來,童武從其身後猛地竄出,大力將刀插進張三元的後心,張三元吃痛,本能回身看兇手,藉著月光,他認出是童武。伸手一把抓向童武的一隻手,在上面留下幾道血痕。
蘇軾:";本官在查驗張三元屍身的時候,發現在其指甲縫中有少許面板的碎屑。於是我推測張三元在死前,一定做過一些反抗,而且還抓傷了兇手,於是在本案的查訪過程中,我格外留意那些身上有抓痕的人。不巧,果然遇到一個。";
墨郎俯身探到床下,片刻競取出件舊包裹。墨郎三下兩下開啟來,裡面竟然藏一把帶血的剔骨尖刀。
墨郎:";老爺,這裡有一把刀。";
童武拿過刀,看了看:";大人,那晚壽筵我家廚房正丟了這樣一把刀。";
蘇軾眼前一亮。童武的手臂上正露出幾道抓痕。
蘇軾:";童武拿刀時,本官看得清楚,其手背上有數道抓痕,顯然是最近所傷。而且不只如此,本官查驗後發現,那柄剔骨尖刀的刀把上留有的血手印乃是一隻左手的手印。而當時童武握刀時,正是用其習慣的左手。綜合以上兩點,本官初步推斷殺害張三元的兇手就是童武。接下來本官要做的就是落實這個推斷,同時還要想明白兇手的動機。員外將銀票給張三元的時候,童武在場,那童武見財生異、謀財害命,倒也說得過去。只是這樣解釋似乎簡單了些。在查訪中,本官從張三元的妻子何香兒處,聽到一條線索,一個月前有人以高價向張三元定購柿蒂綾。張三元據此才向員外借銀千兩,並以綢莊抵押。而東城的董非也是以相同的緣由,向員外借銀八百兩,以綢莊抵押。讓我感到不解的是,杭州城內乃是世和綢莊最大,又專做外埠生意,為何這些外地客商不去世和,卻同時找到張三元和董非的綢莊,且數額又如此巨大呢?聯絡到本案,張三元已死,而董非的嫌疑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