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第2/4 頁)
中的一次山崩更是奪去了十名營救修士的生命。與此同時,洞穴內五位修士的情況也不容樂觀。他們隨身所帶的辟穀丹有限,洞內也沒有可以維持生命的動物或植物,修士很可能會在出口打通前餓死。就在被困的第三個月,營救修士打通部分大陣,洞外修士透過傳音符和洞內修士取得了聯絡。
當被困修士問到還要多久才能獲救時,回答是至少還需要三個月。受困修士於是描述了各自的身體狀況,然後詢問救援者,在沒有辟穀丹的情況下,他們是否有可能再活三個月。當外邊修士給出否定的回答後,洞內的傳音符沉寂了。一天之後,傳音符恢復,被困修士要求再次與營救修士通話。修士莫爾代表本人以及四位同伴詢問,如果吃掉其中一個修士的血肉,能否再活。縱然很不情願,營救修士還是給予了肯定的答覆。
此後洞內就沒有再傳來任何訊息。在修士被困洞穴的第六個月,營救終獲成功。但當營救修士進入洞穴後,他們才得知,就在受困的第四個月,修士莫爾已經被他的同伴殺掉吃了。
根據四位獲救修士的證詞,在他們吃完隨身攜帶的辟穀丹後,是修士莫爾首先提議吃掉一位同伴的血肉來保全其他四位,也是修士莫爾首先提議透過抓鬮來決定吃掉誰,因為他身上剛好帶了一副骰子。四位生還修士本來不同意如此殘酷的提議,但在他們獲得外界的資訊後,他們接受了這一建議,並反覆討論了保證抓鬮公平性的問題,最終選定了一種擲骰子的方法來決定他們的命運。擲骰子的結果把需要犧牲的物件指向修士莫爾,他於是被吃掉了。
此案件就是如此過程。
很清楚明白的案情,但是很不好判。
四名修士吃掉修士莫爾,是否有罪,是否該殺?
第二百三一章 七殺問心(六)
孫豪讀書很多,自認為學識不錯,但是,這個遠古時期或許已經發生的案件,孫豪並沒有在歷史書上發現隻字半語,也就是說,這四個修士,是否該殺,孫豪必須自己判斷,並作出判決。
這跟化身黑落神將之時有根本的不同,化身黑落,孫豪是知道該殺的,只是需要理由說服自己,因為,歷史就是那樣。
但是,化身這個遠古判官大士,手頭要判的這個案件,就完全無跡可查了,必須孫豪自己做出判斷,也不知道殺魔宮的考驗是殺好,還是不殺好!
大夏帝國上下,對此案件都相當關注。
這四名修士,是大夏以十名修士的生命為代價換來的,整個營救過程,也飽受大夏帝國民眾關注,可以說,此時,孫豪所化身的大判官唐丁,已經成為了整個大夏的焦點。
萬眾矚目,就連大夏皇室,此時也派有代表親臨審判現場,聽取唐丁宣判。
廳堂之上,唐丁居中而坐,左右兩邊,坐著四名副手判官大士,都一臉肅然,開始審判。
四名副手大士,觀點並不一致。
兩位副手判官大士主張宣判四位修士有罪,他們認為:“任何故意剝奪他人生命的人都必須被判處死刑,此四名修士,按律當斬。”
另兩位副手判官大士主張宣判四位修士無罪,他們認為:“大約百分之九十的大夏民眾認為應該寬恕這四名修士或僅給予象徵性的處罰。民眾的態度顯而易見。因此‘審判應該考慮民情’,四位修士應該宣判無罪。”
四位副手,意見相左,打成平手,是殺是放,此時,全看孫豪化身的唐丁大士。
應該如何宣判?孫豪開始思考,整個廳堂之中,一片肅靜,眾人都寧聲靜氣,關切地看著孫豪化身的唐丁大判官。
殺?不殺?
此案,已經有過初審,初審的判決是四名修士有罪,按律當斬。
此時,四位副手,意見相左,四位修士是生是死,全在唐丁大士一言之間。
孫豪思考良久,緩緩睜開雙眼,看了一眼充滿希冀的四位修士一眼,緩緩開口說道:“當我傾向於維持初審判決,我又顯得多麼荒謬,這些將被處死的人是以十名英雄的生命為代價換來的。”
說到這裡,孫豪化身唐丁大士大聲說道:“我退出對本案的判決”。
孫豪退出,不判就是判。
四位修士面如死灰,因為唐丁大士退出,四位副手大士打成平手,那麼也就是說,最終判決沒有結果,沒有結果就意味著維持原判:“四名修士,按律當斬”。
是日,四位修士被斬。
四位修士腦袋落地的這一刻,孫豪心頭又閃過一絲念頭:“何為殺?為何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