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第3/4 頁)
有海商和大明朝的官員都已經知道這場海戰了。當然在蕭明乾刻意放出去的混淆視聽謠言干擾下,這場海戰呈現在大明朝官商的眼中的結果就是雖然聯合起來的海盜被滅了大部分,但是蕭明乾這一夥海盜也元氣大傷,實力大損。
在這種情況之下,大明朝的官商都是歡呼雀躍不已,甚至有一些文官都想要向皇帝報捷,內容嗎當然是這場海戰是在自己等人施展了驅狼吞虎之計,讓兩夥海盜狗咬狗,將海盜這個大明沿海的毒瘤消滅於無形。從而從側面證明,武夫的無能,和我們這些人是書生胸藏百萬兵。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這麼的糊塗。他們清醒的意識到,即使傳回來的訊息是真的,那海寇蕭明乾在消滅了林辛老等聯合起來的海盜後,也是元氣大傷(在很多人的想象中,這應該是真的),但是同時也使得這片海域沒有了抑制蕭明乾的海盜,遲早有一天,蕭明乾會恢復過來的。
這些人主張趁此良機,派遣水師將元氣大傷的蕭明乾也給一併剿滅了。其中最為活躍的就是已經以文人身份進入世人視野的吳榮堂。
但是,這些人的聲音太小了,那些文官也沒有心思去花費大量的軍費,去剿滅一夥海盜。原因很簡單,那些丘八年前的那些餉銀都已經被他們給分了。現在要出兵,要讓那些丘八賣命,那啟不是要把那些餉銀給補上?誰來補?誰愛補誰補別找我。
於是乎,不管像吳榮堂這樣的別有用心的海商代表,還是向沈有容這樣的純粹是為了大明海疆安寧的赤誠之人,他們的聲音完全被無視了。
而隨後長達七八年的海疆無事,更是讓他們的努力完全沒有一丁點的效果,沈有容反而不斷的被皇帝申斥,徹底的斷送了他再次揚威海上的夢想。這一點,於歷史上完全不同,歷史上,因為海盜猖獗,荷蘭人興風作浪,給了沈有容再次掌控水師的機會。但是因為蕭明乾的出現,他的這個機會徹底的消失了。
不管大明朝的那些人如何的因為這場海戰而演繹出一幕幕鬧劇,蕭明乾此時已經將視線完全的收了回來。三月初六,蕭明乾來到淡水鎮的軍政府辦公大院,將所有的主要官員召集在了一起。
“守富叔,俘虜的安置如何了。”蕭明乾首先向負責海盜安置的趙守富問道。
“回督軍大人,現第一批九千二百多名海盜被分成了兩批,安排到了臺北和基隆兩地,負責兩城及其間道路的建設。童子豪陸續又有六千名俘虜送來,我們想把他們先安置在淡水和臺北之間,負責這便的道路建設。”趙守富向蕭明乾彙報道。
“嗯可以不過,我要在鳳山那裡再建個較小的海軍基地,以加強對臺灣島南部的控制,以防再次被海盜控制。那個基地先不用建太大,等以後我們的實力大了以後再擴建。所以,如果再有俘虜送過來,就先把人安置在那裡好了。
讓他們儘量將基礎設施建起來,等今年從大明引入的人口也送一部分過去。如此一來,我們才能夠在實際上完成對臺灣島的控制。”
“督軍大人,你的意思是重新開始從大明引入人口?”吳運東出聲問道。
“沒錯,不過不要在東南海域進行,從長江以北地區入手,而且儘量以小量多次的方式進行,儘量減小引起大明朝注意力。另外,可以向那些當地的官員行賄,以各種藉口進行移民,不讓他們知道我們運送人口的數目和我們的目的。”
“但是督軍大人,如果當地人口減少太多的話,還是會引起當地官府的注意的。”盧遠志擔憂的說道。
“放心好了,近些年,大明朝持續不斷的災害導致每年都有數百萬的流民,可能一夜之間,就有十數萬流民在寒冷和飢餓中死去。這數百萬流民沒年少上十幾二十萬,並且分佈區域那麼大,沒人太過在意的。
那些大明朝的官員還巴不得有人能夠將自己治下的流民消化掉呢只要我們不將這些流民大規模的集中在一起,每次每個地方只運走幾百人甚至是上千人,都是不會引起注意的。”
蕭明乾鼓勵的說道。其實蕭明乾也有這樣的擔心,但是他更加擔心等過了十幾後,當大變來臨的時候,自己卻無力去改變任何東西,所以這個險,他必須去冒。成功了,那麼他就有那個力量改變一切,如果失敗了,結果也不會比原來的更糟。所以縮手縮腳,什麼險都不敢冒,那不是成大事者該有的行事風格。
“那督軍大人,我們是不是可以讓海商重點引入婦女了,經過這一戰,我們俘獲了大量的海盜,男女比例不平衡的問題更大了,如果長此以往得不到改善,會出現大問題的。”何運東提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