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第3/4 頁)
當然,也有那麼兩位,純粹是屬於那種吹牛極強的貨色,真本事幾乎沒有。這樣的人,蕭明乾理都不想理。
就這樣幾天拜訪過後,蕭明乾四人便離開了蘇州。而此時,白蓮教匪的案子還沒處理完呢。
這幾天時間裡,整個江浙地區,在錦衣衛的打擊下,白蓮教的勢力幾乎被連根拔起。多大四百多白蓮教眾被殺,更有兩千多被抓。一時間,江浙地區可以說是風聲鶴唳啊
而作為此次這個案件的主要功臣,郭蓉郭捕頭也是忙得頭暈目眩。因為她老爹的背景,她被允許參加了錦衣衛的行動。等回到蘇州城,想起蕭明乾這個人的時候,才現蕭明乾已經離開了蘇州。就這樣,郭蓉同蕭明乾的第一次接觸,就這樣沖沖的結束了。當他們第二次見面的時候,彼此都是大吃一驚。
煙花三月下揚州。蕭明乾不知道唐時的揚州是不是真的非常的讓人嚮往,但是萬曆四十一年四月的揚州,在蕭明乾的眼中,卻是一片的破敗。
碧草,楊柳,暖風,碧水,這些本來應該呈現在世人眼中的春景,在此時的揚州卻是什麼都沒有。碧草被成群的流民啃食一空,楊柳在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幹的時候,已經沒有了抽出嫩芽的生命力了。
而夾雜著塵土和陣陣臭氣的春風,吹拂著渾濁不堪的水塘,翻起的帶著微腥味的波浪都讓人聯想到糞坑,就是那瘦西湖也讓人實在提不起遊覽的興趣。
流民,到處都是流民,這是蕭明乾四人對此時的揚州的最大的印象。衣衫襤褸,面黃肌瘦的流民,拖帶著自己的孩子到沒一家去討要一口吃食。餓急了的孩子,嗷嗷大哭著,但是那些大人又能有什麼辦法呢。@本章節孤獨手打@
他們都不是揚州本地人,而是從西邊的安徽,河南以及北邊的山東等地逃過來的。跋涉近千里,來到這江北的繁華之地揚州,只是為了能夠活下去。
陳元贇此時再也不能保持他的那種樂觀派的嬉皮態度了,因為他覺得在這樣的情景下,還去說說笑笑,那就是個沒心肝的人。
“千里流民,易子而食。書上的那些描述實在是太過蒼白了,我從未想過流民是這麼一番景象。”陳元贇哽塞的說道,他被徹底的震撼了。
這種景象讓他如何能夠相信會生在國力還算強盛的大明朝,如何能夠相信在江南的百姓還勉強能夠吃得飽的時候,在一江之隔的揚州還會有如此多的飢餓的流民。
“這還不是最慘的。陳兄,別忘了,這裡是揚州月的揚州。在安徽,河南,山東等等這些正在生著災害的地方,那裡的百姓更加的悽慘。
從嘉靖末年開始,大明的北方就災害頻繁。特別是到了近些年,這些地方就從來都沒有斷過災害。你想想這樣的情況之下,那些沒有自己土地的百姓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的。
陳兄你知道嗎?這些年來,大明朝每年的流民人數可是多達數百萬啊數百萬流民,那可是能把任何一個州府吃成不毛之地的啊”
看著眼前的景象,蕭明乾的內心也是堵的很,但是他沒辦法,他沒有那個能力將他們全部救下,就憑臺灣島現在的能力,他根本負擔不起哪怕過五十萬人的消耗。
“難道朝廷不賑濟他們嗎?這麼多的流民,得有多少人會就此死去啊”陳元贇略帶著期盼,又有些害怕的問道。
蕭明乾知道陳元贇在期盼著什麼,更知道他在害怕著什麼。但是他不得不打擊陳元贇。
“賑濟,當然賑濟。朝廷每年都會有幾十萬兩的賑濟銀子。但是陳兄,幾十萬兩對幾百萬的流民有多大用處。而且,漂沒向來是大明朝g場的慣例。五十萬兩的賑濟款,出了北京,就只剩下不到四十萬兩了。到了各省,也得流下兩成,然後各州府衙門也得流下兩三成。最後能剩下十萬兩分到災民的手上,就非常的不錯了,就是那些g員良心現了。”
蕭明乾冷笑著說道。這是大明,不,是整個封建g場的一種普遍現象。但是這種普遍現象,被在明末展現出來,其危害是最為明顯的。
“這些該死的貪g汙吏,他們這是在屠殺”
“不,真正的罪魁並不是那些貪汙,真正的罪魁是土地的兼併。十幾萬的龍子龍孫,大量的不用繳納賦稅的g紳士族階層佔據了大明高達八成的土地,而打量的普通的百姓卻沒有任何自己的土地。
民田被大規模的侵佔,產生了大量的無地之民。在平時還好,一遇災荒,那些地主往往並不會因為災荒便少收地租。加上朝廷的賦稅完全的壓在普通的百姓身上,使得百姓勞碌一年不僅得不到任何的收穫,反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