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第2/4 頁)
外的商務糾紛,對於具體的對外商業活動及稅收的收取比例這類事務,並不過多幹涉。比如這次對西班牙的戰爭,外交部只是負責聯絡其他國家,確定西班牙的那部分商業活動轉交給哪個國家的商人進行承接,才能夠給臺灣帶來最大的利益。”蕭明乾耐心的解答道。
“另外,外交部需要派遣具體人員常駐其他國家,專司負責與對方的聯絡。大明和遼東,現在還不需要,但是日本,荷蘭,甚至是西班牙已經有必要了。這就需要外交部儘快正常運作起來。”
“常駐他國?那戰事一起,那些外交人員豈不是很危險?”陳元贇詫異的問道。
“外交人員只負責同對方的聯絡,只要對方沒有到山窮水困的局面,就不會有什麼問題,畢竟兩軍交戰,不斬來使。而且,一旦我們同對方有所衝突,我們可以在第一時間將這些人召回。”
只要不是生死大敵,交戰雙方其實是不會首先處死對方的使者的,最多就是暫時的囚禁,這幾乎是每一個真正的文明該有的素質。當然,在臺灣沒有展現出足夠的實力之前,蕭明乾也不會想敵方派遣外交人員。
“大家還有問題嗎?”說到這裡,蕭明乾看了看眾人。見他們都沒有其他問題了,便接著說道:
“這次的戰爭,我們除了要處理好以上的事情外,我們還需要擴軍。不僅僅是海軍,還有陸軍。”
擴軍,這是必然的。所以蕭明乾說出這句話的時候,眾人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反應。事實上,唐洪生他們早就有意讓蕭明乾擴軍了。
作為此時可以同西洋人叫板,事實上控制著日本局勢,擁有東亞第三經濟實力(第一大明,第二日本)的臺灣來說,六萬的兵力實在有些滿足不了需求。以日本為參考,臺灣至少能夠維持十萬的兵力都嫌少。
“擴軍是必然的,但是督軍大人,要擴充到多少。海軍陸軍如何分配?”
唐洪生問出了趙永巖,童子豪和孟有田最關心的問題,特別是孟有田。臺灣的陸軍建立也有三年了,這三年來,陸軍在海軍的光環下,顯得那麼的不起眼。以至於,陸軍都被海軍所看不起。這讓孟有田這個第一個海軍師長特別的不舒服。所以他非常的希望這次的擴軍能夠向陸軍進行傾斜,但事實註定要讓他有些失望了。
“這次的擴軍是為了應付眼前同西班牙和孫新的戰爭,其主力還是海軍。而且可以預見,至少十年內,我們的主要敵人還是來自海上。所以這次擴軍的初期還是主要集中在海軍方面,但是五六年後,待我們海軍的實力足以應對任何挑戰的時候,我們就得轉移到陸軍方向了。
至於數量,由於第一第二艦隊都有出戰任務,雖然以第二艦隊為主,但是第一艦隊還要負責北方遼東方面和日本方向的任務,所以我想在三年內,兩個艦隊分別擴充兩萬人,艦隊的規模同樣擴充一倍。
至於陸軍,四年內也會增加一個陸軍師,十年內臺灣擁有的裝備火槍火炮的陸軍師六個,每個陸軍師兩萬人。同時十年內要在庫頁島陸續建立以遼東漢人為主的騎兵師至少二十個;每個騎兵師六千人。”
蕭明乾一口氣,將未來十年的擴軍計劃都給說了出來。而這個擴軍計劃,讓在場的人再次呆若化石,反應過來以後便又都是激動的渾身顫抖,特別是孟有田。
眾人再次體會到了蕭明乾的那種大氣和霸氣,沒錯就是大氣和霸氣。現在臺灣所面對的僅僅是南洋的西班牙,但是蕭明乾現在已經開始佈局十年後的遼東戰局了。一如他在五年前就開始佈局對付今天的南洋戰爭,充滿了對時局的清醒認知。其佈局縱橫捭闔,不拘泥於一時一地,大有視天地為棋盤的大氣感。
三年前,很多人都不明白蕭明乾為什麼要佔據那個極度不適應人居住的庫頁島,而且更是從遼東漢人移民中選取青壯,送到庫頁島上去。這三年來,進駐庫頁島的人口剛剛突破兩萬,但是臺灣在庫頁島上的花費可是已經超過了百萬兩,而收益卻沒有一絲一毫,很多人都對此很是不理解。
今天他們知道了自己為什麼不理解了,因為他們沒有這樣的博大的胸襟。二十個師的騎兵,也就是超過十二來萬人的騎兵。如此龐大數量的騎兵,在這個時代可以沖垮任何的勢力。
二百三十二章放開對大明的糧食出口
i;無蕭明乾選址庫頁島,其用意就更加讓人佩服了。遼東苦寒,生長在南方的人是無法適應遼東的氣候的,就算是那些遼東來的百姓,幾年的南方生活,也會讓他們失去回到遼東的勇氣。但是留在庫頁島就不一樣了,在那裡訓練了五六年甚至更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