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第2/4 頁)
是一丘之貉。
眼見是通判來了,竇士海的心咯噔一聲,沉了下去。
竇士海故作平靜的忙起身道:“李通判,何故到衙,怎也不讓人通稟一聲?來來來,快給李通判看座。”
李通判板著一張臉向他施禮道:“下官參見知府大人,下官有公務待辦,就不坐了。”
竇士海一呆,問道:“甚麼公務?”
陳通判面無表情地道:“開封府胡大人手持欽差大使魏王殿下腰牌,給下官下達了命令,所以下官是奉欽差之命,來請知府大人前去問話!”
竇士海變色道:“李通判………這是何意?”
李曾雷皮笑肉不笑地拱手道:“下官也是聽命行事,還請知府大人恕罪,最好不要反抗!”
竇士海臉色慘白一片,被李曾雷帶來的皂隸押送著帶走了。
兩天後,天子旨意到來,胡正一請示了魏王趙德昭之後,帶著泗州囤積糧食一案所有資料證據,直接押送著竇士海前往京師,面見天子。
………
…………
胡正一派人將楚州大糧紳黃東明的大掌櫃押送到楚州,交給王鑫之後。王鑫便帶人開始審理。
這位黃家的大掌櫃和泗州王家大管家一樣,也沒有熬過開封府的十大酷刑,全部供了出來。黃東明得到訊息正準備帶人逃跑,但卻被提前派人盯哨的開封府捕頭給抓捕歸案。
隨著黃東明落網,楚州官府上下終於坐不住了,不同於泗州,楚州幾乎整個官場可是都有參與,包括觀察使和通判。
而這個情況即使是王鑫也沒有預料到,更不用說魏王趙德昭壓根想都沒有想過。
說起魏王趙德昭,這些時日可是頗有些樂不思蜀。
趙德昭與楚州知府女兒鄭蘭兒在某一天,在有心人的安排下,無意之中,在後院中巧遇了。
當時,趙德昭在後花園中看見鄭蘭兒翩然回首,趙德昭腳下如踩雲朵,魂兒飄飄蕩蕩,登時就呆在那兒。
好一個美人兒,白素為下裙,月下為上襦,把個人兒襯得美玉雕琢一般,窄袖短襦、曳地長裙,聯珠對孔雀紋錦紋錦的緊身半臂衣,兩個聯珠恰在嬌美的前胸賁起處,在她肩上還披著一件繡著鷓鴣的綠色縵衫,彷彿才從外面回來。
她的容貌不是那種令人驚豔的美貌,但是很有江南女子的風韻,月眉細細長長,鼻兒小巧,紅唇薄薄。俏生生立在那兒,彷彿便是書架上一卷猶自散發著墨香的書卷。
而鄭蘭兒回首一看,只見一個盤髻簪發,戴寶珠金冠,穿一襲滾銀邊的蔥白色長袍,袍上繡四爪蟒龍的英俊青年微笑著站在廳口,俏臉頓時一紅。
剎那對視,男女雙方都有一種心驚魂飛的感覺。
在鄭成效夫妻有意縱容之下,再加趙德昭在男女之事上面也是一個膽大主兒。而鄭蘭兒也是傾心於趙德昭。從此,這一對男女便不顧世俗禮儀,偷偷在鄭府後院幽會。沒過幾日功夫便已經如膠似漆。
所以,當趙德昭看過王鑫從黃東明口中得來的證據之後,大吃一驚同時,心中開始為難起來。因為泗州知府勾結當地大糧紳王洪濤囤積糧食之事,已經證據確鑿,達到了殺一儆百的目的。而出於趙普和鄭蘭兒的原因,他在心底深處是真心不願意再處置楚州的官員了。
不過,在陳東陽勸阻之下,趙德昭最終還是匆匆帶著陳東陽、皇甫同、李佑等一干人回到了欽差大官船上。
就在趙德昭正在想著如何替楚州官員開脫,將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時。變故終於發生了。
先是被王鑫派人關在官船上,嚴密看守的大糧紳黃東明和其大掌櫃雙雙莫名死去,緊接著王鑫帶人去尋找囤積糧食的秘密倉庫,結果撲了個空,糧食已經被人運走。
這一下,人證、物證俱失,單憑王鑫之前所拿到的口供遠不足以成事,且在皇甫同和李佑背後謀算下,楚州知府終於忍無可忍,聯名楚州上下所有官員上書朝廷,彈劾狀告開封府王鑫在楚州飛揚跋扈,欺壓百姓,肆意嚴刑逼供,另致一名百姓和一名從九品官紳身死。
欽差趙德昭大怒,派人將王鑫押送開封,交由朝廷處理。
至此,表面上看,趙普與趙光義兩黨之爭,在江淮這‘一戰’,看似打了個平手。
而這個時候,從葉塵離開開封至今,已經過去了二十天。
………
………
這一天,官船之上,趙德昭、陳東陽、皇甫同、李佑五人正在集議,商議後續之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