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第3/4 頁)
些天即使是開封也隔三差五下場大雨,不過今日天朗氣清,太陽明亮,照得行人身上暖洋洋的。乃是趕路的好時候。從白馬縣來往京城的官道上,行人車馬便是絡繹不絕。
葉塵騎馬在前,後面是石和尚帶著足足四十名護衛,一大早便離開京師,帶著從三司使領來的十萬貫錢,前往白馬縣。半天之後,就看到了白馬縣的界碑。
葉塵謝絕了早早在界碑處迎接著的白馬縣令一行官吏,直接前往河堤。
白馬縣靠著黃河邊上,沒過多久,葉塵便遠遠的就聽到了水聲,高達數丈的黃河大堤如同一條長龍,從西橫貫,一直往東而去。立於大堤之下,仰頭上望,高聳的堤壩讓人驚歎不已。
今年秋汛,黃河中上游暴雨連連,此時站在幾丈高的黃河大堤上,黃河河水竟然就在腳下,相比尋常大多數時候,黃河河堤距離河水都有數百丈距離,可見此時水量有多大。
這幾天,不斷傳來關西北、關中、河東陰雨連綿,暴雨頻頻的訊息,徹底擊碎了天子和幾們重臣們最後那點僥倖。
所以,這些天來,趙匡胤和兩府重臣心情都不是很好,趙普和趙光義也很是煩悶,在崇政殿上的奏對,基本上都是說完公事便就此告退,兩人的暗鬥雖然背後始終不斷,但都默契的在洪水之事結束之前,不會進行太大的鬥爭。
白馬縣靠著黃河,這一段的河堤甚至號稱金堤,足有百里之長。
葉塵來的當天,和主持修築河堤的于越澤商量之後,便將五萬修築河堤勞役和五萬廂軍,以一千人為一組,分成了一百組,任命了組長和副組長。然後每天用獎勵來鼓勵各組競爭,每天總計五百貫的懸賞,只取前十名賞賜,就讓這十萬人拼了命的幹活,一天的進度幾乎能抵得上尋常的兩天。正常情況下,不管是勞役和廂軍士卒是絕對不可能會這般勤力。
ps:第二更早早送上,求捧場,求月票,求紅票,求縱橫網站的訂閱————————
第一百七十章 劍法
(非常感謝‘法號星空’、‘fatboi’、‘七夜傾城雪’等熱心讀者這幾天的慷慨捧場和月票支援。這幾天單位集訓,小說是定時釋出,剛才看見。這一加更,是為感謝以上各位的慷慨捧場。)
于越澤則嘆道:“也是祥符伯待人寬厚,才能得民伕信任。得了信任,才會如此賣力。”他看著大堤上,隔著一段就有一座的工棚,裡面不僅僅是民夫們休息的地方,棚子下面還排著一隻只盛滿了摻了鹽的綠豆湯水桶,不時的就能看到有人過來舀上一瓢灌下肚去。
以往服勞役,什麼時候給民夫們提供過綠豆湯喝,給過賞錢,那都是皮鞭加棍棒打出來的。
葉塵說道:“民夫在烈日下辛苦做活,流汗極多,我們這邊摻了鹽的綠豆湯都是為他們準備著,一天差不多也就消耗兩石的綠豆湯和一石半的鹽而已,可是對他們的體力和身體狀況保持,卻是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實事上,興建工役,可不只是開封一府的任務,這是整條黃河流域的大事。一個多月前,不光是開封境內河堤,洛陽到大名的黃河曲折上千里地段都有徵調勞役修河堤。只是比起開封地段,力度相差就太遠了。葉塵此時已經不擔心白馬縣,甚至開封境內河堤會決口,而是開始擔心其它地方河堤。
………
………
葉塵在白馬縣待了三天,看著他創立的包工獎勵分組制度很好的落實,且取得了明顯成效之後,便又前往其它五縣逐一走了一圈。
除了李君浩所負責的河堤因為人數只有一萬五千人,人數稍微少了一些之外,其餘四縣河堤,因為四位行首用的人都是自家使喚習慣的人,且為了能夠加快進度,所用的方法和葉塵在白馬縣分組獎勵異曲同工,將河堤進行分片,進度快的除了工錢之外,另有豐厚獎勵。
總之,這四位行首,為了能夠獲得官品更高的一點官身,可謂是不遺餘力。根本用不著葉塵擔心。至於李君浩人數雖少,但葉塵卻特意將河堤最短的一個縣交給了他,所以總體進度不會比其他四位行首的慢。
而治河堤司自己負責,以一萬勞役所修建的那段河堤其實是最短的一段,甚至只有四位行首負責河堤的一半。
實事上,除了李君浩親自帶著兩百幫眾整天吃住在河堤,親自監管那一萬五千名勞工修建河堤之外,其餘四位行首隻是派遣了得力的管家、掌櫃,去負責修建河堤,他們也只是隔三差五去看一下進度而已。
………
………
趙德昭這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