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部分(第2/4 頁)
絕對不會坐以待斃,若是出現在路上埋伏偷襲什麼的,楊繼業一點都不意外。
在第一日,楊繼業恪守著《行軍條例》的要求,讓西征軍保持著陣形與佇列行軍,騎兵前後兩騎之間相距四十步,左右兩騎之間相距四步,連與連、營與營、旅與旅之間的距離,亦嚴格按照平日的訓練。每走到十五里,楊繼業便下令全軍休息,整齊隊伍。同時,他派出數撥探馬,分別搜尋前後左右十里以內與五里以內的敵情,又嚴令前鋒部隊保持著與主力一里的距離。
如此謹慎的行軍,的確很難出現什麼意外。
雖然理論與實踐之間出現了一點偏差,到達預定的宿營地點的時間晚了半個時辰,但第一日還是平靜無事的渡過了,一路上並沒有任何發現大規模的涼州軍的報告。而路上涼州下轄的幾個寨子,似乎早已聽到風聲,當祥符國西征軍到達時,都已跑了個乾淨。探馬只發現了小股的涼州騎兵在十里以外遠遠的覷探著大軍,這當然是正常的。若是連涼州軍隊任何影子都沒出現,反而不正常了————不管怎麼說,涼州軍隊但凡不是白痴,總應當有一點反應。
讓楊繼業微微有些不滿的是西征軍沒能按預定的時間到達宿營地。這本來並非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在沒有後世那般如鐘錶一樣精確的計時工具出現之前,控制行軍的速度並不容易,既便是經驗豐富的將帥,也難免出現誤差。但是楊繼業帶兵以嚴謹出名,即使這一點點誤差,依然讓他感到不滿。
依照葉塵親自參與,安全部和總參謀部共同出力繪製的軍事地圖————這份地圖的準確性已經被充分證明,它抵得上一個出色的嚮導。在涼州主城外東北三十五里,有一個叫賈莊村的小村莊。那裡是由順州前往涼州城的必經之路。楊繼業決定明天晚上便在賈莊村紮營。
第二日,楊繼業依然嚴格遵守《行軍條例》謹慎行軍。每走十五里路,他依然會叫停全軍休息一會。
時至中午,唐興武突然來到楊繼業面前,向其彙報道:“啟稟大帥,按照安全部在此次西征規定,每一天時間,不管敵軍是否有什麼變化,至少要有一個報平安的情報送達,可是如今我安全部位於涼州內的探子已經有一天半的時間沒有任何情報送過來。卑職懷疑,涼州方面出動大軍封鎖了要道。”
從昨天中午開始五天之內捧場月票將會是雙倍,還希望諸位看客能夠捧場則個,對在下也是個鼓勵和支援——————在下感激不盡!
第八百八十四章 異常
(非常感謝‘漢平hank’、‘你難道是jj’、‘假面風零’、‘流離de歲月’、‘wars’、‘xmz123456’、‘蜜蜂小小’、‘虛菩提’、‘見夕中’、‘小西2011’的慷慨捧場和月票支援。)
楊繼業眼睛一眯,說道:“看來涼州方面不但有防範,而且很有可能還會有大動作。”
頓了一下,略一沉思之後,楊繼業繼續說道:“傳令,探馬增加三倍,向外再推十里,務必讓敵軍不要探到我軍虛實。另外,再讓特種大隊特戰營派出得力人手,暗中潛行至敵後,打探軍情。”
兩名傳令兵稱是,然後敬禮,撥馬疾馳而去。
…………
…………
臨時休息點,唐興武展開地圖,對楊繼業和黃東秋說道:“大帥、副帥請看,整個涼州,西邊是祁連山,東邊是騰格里和巴丹吉林兩大沙漠,中間便是所謂的“河西走廊”。因山脈前隔,沙漠後繞,大名鼎鼎的古浪峽被稱為河西走廊的“金關銀鎖”,最窄處寬僅四五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以,扼住了涼州,就等於扼住了河西走廊的咽喉,在西域素有“通一線於廣漠,控五郡之咽喉”之重地之稱。”
楊繼業點了點頭,唐興武繼續說道:“涼州地饒五穀,尤宜麥稻,歲無旱澇之虞,尤以畜牧甲天下。自漢在此設郡,涼州便下轄七縣,經多年經營,如今人口繁眾,物產豐饒,涼州已有五萬戶之說。十一年前,吐蕃大部族在涼州設定西涼府,折逋葛支、六穀部首領潘羅支在涼州自立為潘羅王。如今下轄領姑臧、神鳥、番禾、昌松和嘉麟五縣。其中漢人兩萬戶,吐蕃兩萬戶,羌人七千多戶,其餘諸族百姓約三千戶人。麾下有精騎三萬,守城步兵兩萬。”
“所以,以涼州的兵力,即使傾巢而出,也不敢與我軍野戰,最多以騎兵小股偷襲,絕對不敢正面大戰。按理說他們堅壁清野,據城而守是最正確的選擇。”
楊繼業略一沉思,說道:“除非涼州有外援,距離涼州最近的是西邊的甘州和南邊的青唐(後世青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