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部分(第3/4 頁)
一旦開始,就會出現許多意料之外的情況,哪怕他讓軍樞部做了再多的準備,但是河西走廊中自然條件的惡劣程度依然難以克服,西征大軍輸在補給之上的可能也不是沒有。
葉塵對戰前的推演與實際戰爭中定然會存在差異的情況,有著清醒的認識。比如,自古以來,凡是能夠領兵打仗的將領無不都知道糧道的重要性,但是實事上因為糧道補給被劫、甚至自然因素被破壞,從而失敗的戰爭例子,可謂是數不勝數,甚至始終佔據著歷史上所有戰爭中的絕大部分。
當然,此時葉塵卻沒有必要和端木仲仁討論這些。
“所以,老夫還是認為陛下對西域之戰,戰場之外的各種手段也是尤為重要。有些時候能夠抵得上數萬大軍。”端木仲仁一邊漬漬稱奇的看著沙盤,一邊再次說道。
葉塵點了點頭,說道:“端木先生所言極是,那………以端木先生看來,何時發兵最佳?”
“五月!”端木仲仁不假思索的回道。
“五月?”
“正是。河西走廊各個豪強勢力麾下兵馬多是騎兵,陛下之大軍騎兵和步兵參半,我之優劣甚明。當秋高馬肥,弓矢勁利之時,是賊雄我劣,若戰於敵境,則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皆在敵,智者所不取。至冬深水枯之時,賊馬無隔夜之草,是其弱之時。然冬季苦寒,進攻不易,此兩不利之時。至春深,賊勢更弱,而陛下則練兵秣馬,可乘便而出,此我雄而賊劣之時。是故五月出兵,陛下大軍可得天時。”端木仲仁非常自信的說道。
葉塵在心裡讚許了一句,這番道理,楊繼業和曾尚飛他說過,下旨給各軍團長讓他們提出對發兵河西走廊各自的戰略戰術時,有不少軍團長也提到了這一點。從軍事上來說,葉塵不得不承認最恰當的開戰時間,是五月無疑。
第八百八十一章 賈憲的理由
但是,戰爭的時間,並不僅僅是由軍事上的因素來決定的,賈憲這些天經常提醒他,最好再有半年的準備,否則糧草、銀錢方面非常緊張。
…………
…………
端木仲仁和雲月大師一見如故,二人當天晚上秉燭夜談,互相交流甚歡。第二天端木仲仁和一個商隊一起回了河西走廊瓜州,特種大隊特戰營副營長鍾三河帶領一百名戰士裝扮成商隊的商人、護衛、僕人,和端木仲仁一起去了瓜州。同一時間,雲月大師也啟程離開了夏京。
端木仲仁走了之後,在夏京城,皇宮政務殿便召開一次最高階別的秘密會議。受詔參預此次會議的人數並不多,但是卻都是祥符國最具份量的大臣。
“陛下,朝廷各種收入雖然不少,甚至以我祥符國這點人口和州縣,說是奇蹟也不為過,但朝廷的支出卻是更為可觀。”戶部尚書賈憲的聲音平穩且無奈,幾乎讓人只聽他的聲音便無能夠感受到他心中的無奈,“去上一年,朝廷歲入摺合銀錢共計八百四十五萬兩銀,沒有任何結餘。自進入天定二年以來,已經四個多月,加上從倭國運來的兩百萬兩銀子,以及祥符錢莊盈利一百萬兩銀子,總計五百三十一萬兩銀子,這已經同期比去年提升近一倍之多。然而,雖然朝廷收入增長,但是許出支出仍然繼續增加,光是建立軍事學院,新成立兩個軍團營房修建、武器裝備、生活器具的配備等等便耗費一百多萬兩銀子,與宋國和遼國邊境軍寨防禦修建又花費七十多萬兩銀子,河套七縣成立一個旅的城防軍,又耗費三十多萬兩銀子。各州、縣中、小學首次開學,朝廷補貼地方財政又是二十萬兩銀子,最後再除去正常軍餉、朝廷和地方正常俸祿開支,目前只有一百七十多萬兩銀子。”殿中大部分人是第一次聽到朝廷的財政狀況,他們卻是沒有想到朝廷一年財政收入會如此多,特別是知道宋國財政收入的幾人,更是暗暗算了一下,朝廷的財政收入已經有宋國三分之一左右,要知道祥符國地境人口堪堪只有宋國的十分之一而已。一時間,不少人反而忽略了賈憲提到如今還有多少錢,夠不夠發兵西域的問題,對財政狀況感到歡欣鼓舞。雖然這也是大家早有耳聞的事情,但即便是這些身居高位,手握重權的人,除了韓熙載和馬文韜等少數人外,也是第一次親耳聽到賈憲證實。
“臣還想提請陛下與諸位同僚注意,因為我祥符國連續大規模用兵,朝廷給軍隊發的軍餉和賞銀比重極大,這些錢又不斷大量流行於民間,如今的米價,官價已經達到一石米一錢銀,市價更高。如若朝廷決意對河西走廊大舉用兵,便以七萬之兵計,一兵當兩夫轉運,則至少當有十四萬人有賴供食,便以人日食二升計算,半年的時間拿下河西走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