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部分(第2/4 頁)
同,心中著實已經恨死了後者和其背後的趙普,他心中實在對宋國派兵沒有報多大的希望,所以不想困守蘭州,可是他也清楚皇甫同說得有理,以大峰口的地形與祥符國大軍進行野戰,他們獲勝的可能性實在是太小。
郢成藺逋叱糾結了好半響,眸中閃過一抹決然之色,說道:“來人,傳令給格旺多傑讓他即刻撤回蘭州。再傳令給大石族和小石部,讓他們兩部帶領他們剩餘的所有軍隊去攻打大峰口,告訴他們,若是攻不下大峰口,打不通糧道和我們的退路,他們兩部也沒有必要存在於世了。”
…………
…………
自半個月前將特種大隊交給高武陽,自己飄然離開之後,白滄海七日之間奔波近千里路,在安全部恐怖的偵探系統的全力配合之下,白滄海終於在龍州附近一處小鎮子上感應到了當代魔尊崔熙的氣息。但自追上崔熙的氣息之後,白滄海足足追了近十天時間,每天餓時採野菜充飢,以天為被,以地為床,重歷當年劍法初成流浪江湖的生活,三度追上崔熙,但是崔熙顯然不想和他全力拼殺,只是每次將他擊退、甚至擊傷之後,在白滄海想要施展絕招拼命之後,便又依靠自己的高妙身法飄然離去。三次之後,因為白滄海身上有了一些輕傷,便一直追不上崔熙,還好崔熙的氣息也一直沒有從他的感應之中消失。
這些天,白滄海除了想著如何將崔熙擊敗、甚至殺死之外,腦袋中空白一片,甚麼都不去想任何事情,這種心無旁騖的狀態下三次與崔熙交鋒,卻是大有裨益,他很多以前未能觸悟貫通的劍道微妙之處,竟在這些天豁然而悟。
不知不覺中,白滄海循著崔熙留下的氣息來到了蘭州境內。這晚白滄海坐在一處山頭,半闋明月遙掛空際,心中一片莫名詭異之感,且生出不知為何身在此處的古怪感覺。
西面四、五里外有一條由五十多所破房子組成的荒村,似在控訴吐蕃大軍對蘭州百姓的暴行,充滿悽清孤寂之感。
突然,白滄海感應到崔熙又動了起來,便立刻起身離開山頭,向山下掠去。
白滄海踏足野草蔓生、通往荒村的小徑,東行而去。
正要離開小徑,忽有所覺,往道旁一顆大樹瞧去,那棵大樹於樹幹離地丈許處,有金屬物反映日照的閃光。
白滄海定神一看,心頭劇震,離地躍起,把插樹幹上的東西拿下來,落回地上去。
白滄海心中暗歎,他手上拿著的是一把短劍,劍柄處刻有‘上善若水’四個字,這把劍卻是水兒的隨身兵器善水劍。是葉塵一年前高價讓當時劍莊從江湖上尋得送給水兒十六歲生日禮物。這把劍是一把真正的寶劍,白滄海嗜劍如命,自然是把玩鑑賞過這把善水劍的。
而水兒失蹤之後,胡三光懷疑與從夏京逃走的崔熙有關,所以透過安全部的探子將此事也告訴了白滄海。
白滄海知道葉塵對水兒是亦兄亦父亦師般的存在,不用想就知道水兒對這把善水劍的喜愛程度,可是如今這把善水劍竟然插在了樹幹之上。看來凶多吉少。幸好附近不見血跡屍體,尚有一線希望。
白滄海把善水劍插在腰後,改變方向,順著感應沿著小徑進入到村子裡面。
村子裡面大多數房舍已破落不堪,不宜人居,只宜野蔓和狐鼠盤據,只有幾間尚保持完整。入村處有座牌匾,上書“馮家村”三字。
可以看得出來這個村子百姓原本生活算是較為殷實的,細細觀察一些痕跡,村子裡在半個月前應該還有人住,如今卻荒無一人,顯然要不被吐蕃人擄走,要不逃出了蘭州境內,跑到了祥符國其他州縣。陣陣帶有沙塵的狂風颳過,更顯村子荒涼之況。
白滄海環觀形勢,此村位於兩列山巒之間,彷似一個天然出入口,是這三四十里內,南北往來的通道。可以想象,在村子全盛時期,馮家村必是商旅途經之地,原本應該是頗為興旺的,只不過如今已變成有如鬼域的荒棄小村。
村子南端的房子均倒塌下來,敗牆殘瓦焦黑一片,有被火焚燒過的形跡。因為發現了水兒的善水劍,且在他的感應中崔熙只是以尋常人行走速度前行,所以白滄海沒有急著猛追,而是逐屋搜查,卻沒有任何發現,只在村子中間有所較完整的房子,發現有人勾留過的遺痕,因有遺下的火燼和乾糧的碎屑,可能是路過的難民,甚或是水兒或者崔熙本人。
當他從南端搜至另一端,只餘一所房子,找到水兒的希望更趨渺茫,一顆心不由直沉了下去,唯一可慶幸的是見不到水兒的屍體。
就在此時,那剩下來唯一的完整房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