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頁)
而是馬屁的功夫實在一流;他們今日受傷之事;王方二人回去必在李催面前訴苦;而當時我就在邊上不去相助;他們本來就和我有些過節;想來一定會這事情上大做文章;在下定難逃託關係;假如他告訴呂布;哪還有我容身之地啊。‘
張浪聽的直頗頗點頭;有些不好意思道:‘沒想到在下為一時之快害張兄………
張遼適時的打斷張浪的話正容道:‘之清;看你說什麼話來;今日你所做之事;真乃而大快人心也。董升之輩仗著父親董重胡做非為;我等是敢怒不敢言啊;今日你為長安百姓出一口惡氣啊。‘
張浪淡淡一笑;然後不在談這話題道:‘長安我們已不能在呆下去了;要竟快出城;那文遠兄;有什麼打算啊?‘
張遼望著張浪笑了笑道:‘本來沒什麼打算的;不過見張兄今日所做所有;忽然想清一些事情;我決定棄官而去;浪蕩江湖;打報不平;除惡揚善。‘
張浪心中一驚;這怎麼成;好不容易自己碰上你;如果讓你遠走天涯;那我以後怎麼找你;還想和你一起打天下呢;心中刮骨搜腸;腦筋急轉道:‘文遠兄之言差異;以你之才幹;如若學浪子浪蕩天涯;此空負一身本領;雖打報不平;然所做之事乃冰山一角;不足掛齒;唯有橫刀立馬;縱橫沙場;除天下之大害;才能使百姓安居樂業。‘
張遼心頭一震;大呼道:‘張兄高見;遼幾乎誤事。‘
然後又道:‘天下之大害;願聞其祥。‘
張浪心頭命竊喜道:‘天下大害之一;董卓不去;漢室不得寧。大害之二;黃巾不平;百姓不能安穩。大害三;各地諸侯擁兵自重;日久必為一禍。‘
聽的張遼頗頗點頭道:‘不錯;張兄句句見血。‘
這時;三人不知覺而到了蔡府前;張浪回頭望了望楊蓉道:‘沒人跟蹤吧。‘
楊蓉甜甜一笑道:‘沒有;你們邊聊邊走;比風還快;他們要追也追不上來。‘
這時候張遼才驚訝望著張浪道:‘不知蔡大人是張兄何人?‘
張浪跨進蔡府大門;朝張遼學古人咬字道:‘吾乃蔡大人食客也。‘然後拉著他直奔自已的廂房。
剛進門;蔡文姬的婢女小紅就上門來請楊蓉過去。
這個小紅張浪也從歷史書上看到過;後來和文姬一起被匈奴擄去了。長的還真不賴;雖不像蔡文姬楊蓉般是個一等一的美女;但也長的骨肉勻亭;姿態優雅;像一朵盛開的鮮花;嬌豔動人。可惜張浪現在全無色意;假若平時早就心癢的泡上床了。
張浪和張遼大談沒多久;忽然蔡邕上門來。這大大出了張浪的意料之外;印象中他也是頭一次來到自己的廂房。
兩人急忙起身行禮;蔡邕隨手示意不用多禮;又叫他們坐下。
看起來這些日子蔡邕又清瘦不少;臉色憂仲。不知道碰到什麼煩心的事情。邊坐在椅子上撫須邊指著張遼疑問道:‘這位是?‘
張遼急忙又站了起來行禮恭敬道:‘蔡大人;在下董大人手下從事張遼。‘
蔡邕自是沒有聽過他的名字;不過見張遼相貌不凡;又有智者之相點頭讚道:‘英雄也。‘
張遼急忙謙讓。
張浪等蔡邕和張遼寒喧完畢;便開口問道:‘不知大人今日找我有何事。?‘
蔡邕老眼盯著張浪又望了一下張遼。然後道:‘之清;老夫有些事情想和你聊。‘
張遼是個聰明人;一聽這話;急忙開口道:‘在下先出一下。‘
張浪急忙開口道:‘文遠;沒事;我信的過你。‘
張遼臉現異色;不過見張浪十分堅決;又見蔡邕先是愣了一下;然後點了點頭。這才坐了下來。
蔡邕喝了一口茶水;緩緩道:‘小女已定婚於河東衛家;你可知道?‘
張浪眼裡閃過複雜的神色;其實自己也猜到了蔡邕是為此事而來;心裡十分失落的點了點頭。
蔡邕也嘆了口氣;無奈道:‘老夫也是沒有辦法啊;衛仲道不知從哪裡打聽到小女名字;竟然請郭汜來做媒;他藉著董大人的名義;我也別無他法;董大人對我恩寵有加你也是知道的。不過萬幸的是;聽說衛仲道溫和文雅;才思敏捷;想來也不會負琰兒吧。‘
張浪默然。不知道說什麼好。
蔡邕望了望張浪失落的神情有些傷感道:‘張浪;我也知道你喜歡文姬;不過很多事情不是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的。‘
頭次;張浪胸裡燃起對權力的渴望;原來他是可以這麼橫行霸道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