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八月收到入學通知書的同學們開始擺宴請客,舉行大學前最後的狂歡,她被大家的興高采烈所感染,也開始期待起自己的大學生活來。
重生前,她的大學生活可以用“了無生趣”四個字簡單概括。
她不愛念書,老師們不怎麼點名,剛開始是不去上枯燥無聊的公共課,後來演變成下雨不上課,太陽太烈不上課,來大姨媽不上課,心情不好也不上課……
她和班上的同學關係都很淡,但是她對人寬厚大方,永遠一副與世無爭的樣子,觸及不到他人的利益,大家對她的印象倒是還不錯,沒有人會去招惹她不快。相對的,也不會有人主動接近她讓她融入哪一個圈子。
每天相對的室友們和鄭寧滌相處得倒挺融洽,但是也不到交心的地步,除了誰過生日一起聚聚,平時其他人都很忙,不是談戀愛就是在學生會或社團裡混得風生水起,誰也顧不上誰。
至於社團活動和學生會,鄭寧滌統統沒有興趣。一身懶勁的她不想做什麼幹事被人使喚,更不想看人臉色。
於是乎大學時代的鄭寧滌,離了袁苑和但明,就像一個獨行俠,自以為瀟灑地活著。
所有人提起鄭寧滌,只會想到兩個字:宅女。
直到後來她才肯承認,其實那個時候自己過得一點都不開心。她曾經想過改變,卻發現不知從哪一步開始做起,她已經習慣了把自己縮在安全狹小的房子裡。
大學生後重新來過,一定要好好度過,堅決不能再虛度光陰了!
開學前,鄭寧滌對自己未來的人生認認真真地做了一番長期規劃和短期規劃,然後提筆寫下一篇《鄭寧滌二十歲以前要做的二十件事》。
第一條就是好好學英語,爭取在大三前過了六級,爭取透過中級口譯。記得大學畢業,她去很多公司應聘,無一例外都要求英語六級,在日漸全球化的時代,掌握一門頂呱呱的外語真的是很重要。
第二條,跟班上的同學和室友們搞好關係。
第三條,至少要參加一個社團,以充實自己的課餘生活,至於學生會麼,那地方水太深,她自認城府不夠,就不去做炮灰了。
之所以定這兩條,黨的政策方針之一不都說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嘛,參加過一次畢業旅行的鄭寧滌充分認識到要想活得熱鬧開心,就得多認識一人,多交一些朋友。
之後幾條是每天早起跑步鍛鍊身體,努力學會一門樂器,繼續寫文事業等等。
第二十條是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一條。
那就是,她,鄭寧滌一定要交一個男朋友!
她不要求他的條件一定要比於落好,她只是想找一個能夠讓她快樂的男生。這樣就夠了。
記得以前袁苑就經常說她們T大帥哥多得像天上的星星。雖說她說這些很大程度是為了氣但明,但鄭寧滌大三末感情受傷,逃去袁苑那住了一個多星期,她的所見所聞都證明袁苑所言非虛。
T大的帥哥真的是好多好多啊……
袁苑有了但明,她便少了一個競爭對手,T大男生多於女生,她的條件又不差,總有一個帥哥會屬於她鄭寧滌吧。哈。
期待著,期待著,終於到了九月八號,T大開學的日子。
鄭寧滌家全家總動員送她去T大,哥哥開車,姐姐坐在副駕駛座,鄭爸鄭媽一左一右坐在她身邊。後面還跟了一輛車,未來姐夫開著,剩餘的車座和後車廂裡滿滿的都是鄭寧滌的行李。
整個架勢和重生前那次開學完全一樣,唯一的區別就是車程的問題。上次考的是本省的E大,離家僅有四十分鐘車程。這次去T市,車子走高速也要花近三個小時。
從上車到到達T大門口,鄭媽媽不厭其煩地再三交代鄭寧滌一個人出門在外和人交往要怎麼怎麼,遇到什麼事要怎麼怎麼。都是些繁瑣的小事,鄭寧滌以前會覺得不耐煩,現在卻聽得無比認真。心理年齡已經24歲,她早已懂得媽媽的神經質都是因為愛她。
在還能被叫做囡囡的這幾年,她會乖乖做一個貼心的小女兒,享受媽媽甜蜜的嘮叨。
到了學校,交費註冊有男人們負責,整理床鋪打掃宿舍則有媽媽和姐姐,鄭寧滌什麼都不用幹,其他室友們還沒來,她只得一個人跑到陽臺上給袁苑打電話。
那丫頭和但明在暑假過了十八歲生日,聲稱自己是成年人了,凡事要獨立,硬是不要家長陪同自己坐火車到T大報到。
“我到學校了,你和但明在哪呢?” 鄭寧滌問。
“唉,我倆還在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