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2/4 頁)
之身,可以隨便出入宮禁,以他的手段,弄個大活人出去還是辦得到的。
是為了那兩件寶物?
如果是就好了。
現在的她已經不再重視那兩件死物,而是地位!
如果太子一旦在他們扶持上登上龍庭,她哪還有容身之地。
回想李輔國要太子離京之前對肅宗說的話,她又疑惑起來。
那李輔國天天在肅宗跟前進言,句句不離李豫的錯處,難道他正退為進,故意矇混視聽,好降低自已怕防備?
張皇后越想頭越昏。
“娘娘,十四王子叩見皇后娘娘千歲千千歲!”
是奶孃來了,懷裡還抱著年幼的王子侗。
“過來讓哀家抱抱。”
看到兒子,張皇后的心情好了一些,接過兒子在手,她輕輕的埋下頭在那張嫩嫩的小臉上親了一下。
兒子,你要快點長大,母后一定給你鋪好凌雲大道,親手將你送上皇帝寶座中!
小王子“咯咯”的笑了起來。
孩子只到見到孃親總會開心,他現在還什麼都不懂,不懂母親想什麼,也不懂自已未來會怎麼樣。
對孩子來說,一切都是新鮮的、美好的,他有一輩子來慢慢享受。
兵禍1
對孩子來說,一切都是新鮮的、美好的,他有一輩子來慢慢享受。 。
張皇后也是這樣以為的。
她的兒子是龍種,以後肯定能登上皇位,享受人間富貴。
……
事情越來越僵,李輔國索要夫人索得緊急。
張皇后沒有辦法,只要向他索要寶物。
一方面要先得人再交東西,另一方面就一定要寶物到手才放人。
要挾得厲害!
張皇后所擔心的事全部變成事實,朝中另一個臣相李揆竟然拜到李輔國門下,認做李輔國的乾兒子!!!
這樣一來,事態就全部清楚了,元振、李輔國、李揆全是太子黨。
兩個臣相一時不能動,元振總是可以想辦法拉下馬的!
張皇后天天圍在肅宗身邊說元振的壞話,肅宗將信將疑。
前不久,皇后還說元振這人不錯!
元振這個人在肅宗面前還是很老實的,話不多,執行旨意快,辦事也辦得漂亮。
但既然皇后這麼說了,肅宗也不能不同意。
正在張皇后暗暗得意的時候,邊境出了大問題。
還沒來得太處理元振的事,天大的禍事臨頭。
原來是吐蕃軍得知唐境內大部份兵馬已被調開,竟然趁機來襲。由於他們驍勇善戰,再加上唐境內防範不及,他們竟然一個月內就打破城郭直殺奔京城!
元振已被封為右監門衛將軍、知內侍省事,後又加封他做驃騎大將軍,封邠國公,統領禁兵。
這個時候,連李輔國的權勢都被壓在了元振之下。
可是元振這個人向來陽奉陰違,辦事更是手段毒辣,稍有不合他的意,上至將領下至士卒,不是被痛打就是被砍頭,可以說,手底下的部將都是活在他的淫威下。
面對蕃兵即將攻至京城,元振下的對抗蕃兵軍令傳到了禁軍中,竟然會沒有一個人前來響應!
現在,宮庭裡一片混亂。
戰,已不來及。
雖然李豫和郭子儀的大軍已在趕回來的途中,可遠水解不了近渴,肅宗還是帶著皇后到陝地避難去了。
兵禍2
雖然李豫和郭子儀的大軍已在趕回來的途中,可遠水解不了近渴,肅宗還是帶著皇后到陝地避難去了。 。
張皇后最是貪財,一想到她歷年來集攢的寶物都落進了蕃兵的手裡,她的心就痛得滴血!
都怪那該死的元振,竟然不領兵死戰!
“來人,召太常博士翰林待詔柳伉覲見。”
“是。”
……
現在軍情緊急,肅宗雖然身體不好,卻不得不坐朝。
屁股還沒坐穩,一本奏章已承了上來。
這是太常博士翰林待詔柳伉的上書。
肅宗開啟一看,上面赫然寫著:
犬戎以數萬人犯關度隴,歷秦渭,掠邠涇,不血刃而入京師;謀臣不奮一言,武士不力一戰,提卒叫呼,劫宮闈,焚陵寢,此將帥叛陛下也!自朝義之滅,陛下以為智力所能,故疏元功,委近習,日引月長,以成大禍。群臣在廷,無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