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4 頁)
些淡忘了。
不料此刻他竟會出現於武當解劍巖之前,而且指明是與武當掌門玄天道長先前互相約好的。
這怎麼不令他們感到驚奇?
那左首的道士名喚松風,他看了師弟松月一眼,道:“前輩能否在此稍待片刻?等貧道放出訊號請示敝師叔。”
顧明遠略一猶疑,道:“好吧!”
他說著話緩緩向那塊刻有解劍巖三個擘巢大字的岩石走去。
松月轉身從石碑後提出一個竹籠,把裡面的鴿子拿了出來交給松風,當下兩人匆匆的將—張寫好的小紙條縛在鴿腿上,然後將鴿子拋在空中。
望著展翅飛去的鴿子,顧明遠忖道:
“武當山不愧被稱為武林中兩大正宗門戶之一,與少林齊名,聲震武林,看這兩個小道行事謹慎,動作靈活,便可知道武當門規之嚴……”他走到解劍巖的石座旁,將手中的竹簍放下,對坐在簍裡的兒子道:“劍南,你可要看看天下有名的武當解劍巖?”
顧劍南自裡面探首而出,睜著烏溜溜的眼睛,望著那高有丈許的大石碑,問道:“爹,為什麼叫做解劍巖?”
顧明遠微笑道:“武當山始祖張三丰,乃一代宗師,他一身功力舉世無儔,在武當山手創武當派,發揚武學,修真崇道,成為玄門正宗的主脈,後世武人為了表示對張三丰祖師的崇敬,就在武當山立一解劍巖,相約不許佩劍上山。”
顧劍南輕輕的哦了一聲,目光閃過那兩個年輕道士身上,問道:“爹,既然這樣,那麼為什麼這兩個道士背上還揹著寶劍呢?”
顧明遠笑道:“傻孩子,這是他們自己派裡的人,怎麼不可以帶劍呢?”
說話之間,他已看到解劍巖後的石案上,擺著五六柄長劍,其中一柄長劍怪異之極,較普通的劍尤要長了許多。
一般長劍的長度是三尺六寸,短劍二尺八寸,唯獨那枝劍足足有四尺七八寸長,加以劍鞘又狹,鞘上滿是松紋,看去醒目之極。
“咦!”他暗忖道:“這不是崆峒掌門烏道人所佩的傳派之寶‘駁龍劍’嗎?烏道人和玄天老道長有如死敵,從來都互不來往,怎麼他今天親上武當山?”
他心中略一思忖,道:“崆峒掌門烏道長什麼時候上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