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2/4 頁)
們多謝謝辦法,總能找到一點兒線索的。”
程懷青聽了安錦的話,騰地一下從凳子上面站了起來。“想辦法,想什麼辦法?都已經這麼長時間了,一點兒線索都沒有。”安錦還要在說話,門卻被突然推開了。一身風霜的晉王,站在門前看著兩個孩子。
程懷青和安錦都是認識晉王的,看著面前風塵僕僕的晉王肩上甚至還保留著風雪的痕跡。安錦心中卻是擔心的,因為聽宮裡面的太監和宮女說的最多的就是,晉王差一點兒就是皇上了。
安錦看著晉王的眼神,奇異的複雜。程懷青卻是高興了,咧著嘴巴笑了。“晉王,你怎麼來了?我還以為沒辦法了呢。既然是晉王來了,定然能夠找到的。”
晉王看到太子和程懷青也是吃了一驚,自己在樓下的時候只是聽說西北大營也派來了兩個人。誰知道卻是太子和程懷青,原本吃驚的眼神,慢慢的呈現了怒氣。
“誰讓你們投軍的?你身為太子,是一國之君,竟然跑到這裡來了?”晉王對著太子就是一頓劈頭蓋臉的訓斥,太子低著頭,對於晉王的訓斥有點兒排斥,同時又有點欣喜。原來,晉王叔也是關心自己的,這個發現讓太子覺得心理面好受多了。
抬起頭,臉上帶著大大的笑容。
“皇叔,我這半年出來長了不少見識,到時候回京了,定然不會像父皇那樣做一個昏昏沉沉的君王。一定要做到國富民強,讓皇叔帶著軍隊,把他們打得再也沒有力氣反抗了。”
晉王聽了太子的話,到嘴的訓斥變了味道。撲哧一下子就笑了,先是問了太子和程懷青在這裡的發現,只要是還有線索那就行了。
程懷青說了自己發現的幾條線索,都是無關緊要的東西。晉王聽了,緊緊的皺了皺眉頭。
“明天咱們就上山。”
“上山做什麼?”程懷青疑惑的問道,這裡的山上多是土匪。一直都是你不範我我不犯你的關係。若是自己帶著官兵上去,定要有一場惡戰。
“那些人借的就是土匪的名義,那咱們就剿匪。誰讓他們劫持糧草,那就該死。”晉王說罷,就拿著自己的披風出門了。剛到了門前,就看到程懷青清澈的眼神淡淡道:“你有一個偉大的母親,讓你們父子兩個在前線沒有什麼後顧之憂。我就不行了,當年若不是我自己狠心,吃了同伴的肉,才能夠活下來。以後,還有的要學”
自己趕了十多天的路,一路上就是睡覺都是在馬上。身邊的許多士兵都忍受不了,因此這一次跟著晉王來到地方的只有一百多人,很多的人都被甩到了路上現在還沒回來。
晉王出門要了一間客房,躺在床上就睡著了。真的是累壞了。
程懷青和安錦兩人彼此看了一眼,雖說不清楚晉王的意思,但晉王畢竟面對過的事情多,處理這樣的事情已是得心應手,自然就聽他的。
崔氏等到九王爺回來,說是已經派了晉王前去了。就算是找不到糧食,定也是能夠在當地籌集到一些。要知道,當年晉王出去打仗的時候,三次要軍糧,朝廷才給了一次。因此,那些大軍暫時餓不死了。
崔氏聽了,鬆了一口氣。不是說,自己有著多麼偉大的心思,特別的支援這個朝廷。而是,不得不支援,自己的女兒嫁給了皇帝的嫡親弟弟,一輩子的榮華富貴少不了了。至於,幾個兒子,有著一身的本事,不講是那個皇帝都不會餓死。
只是,換個皇帝自己能夠隨心所欲的插手江南的鹽鐵之事。怕是等到坐穩了皇位,不是掏自己的銀子了,而是砍了自己的頭了。崔氏對於這些事情,看得很清楚。崔氏每一次,想到自己辛辛苦苦籌集的糧食,籌集的銀兩都流入了那個無底洞。可就算是無底洞,自己也要填。不然,那就不是填洞的問題,而是自己想填都沒了那個命了。
九王爺和崔氏兩人說著朝中的事情,說著心中都是圍著這個王朝的前途擔憂。
“我一直都想著,等到太子長大了皇帝年紀老了。朝中的局面,就會改變了。誰知道,現在的大臣也是一個個的不做實事,只知道風須拍馬,奉承皇帝。等到十幾年後,不對,五年之後,朝中就會出現一個無人可用的局面。”九王爺說著,就哀傷的嘆了一口氣。自己真的是愧對皇兄,和他們家的列祖列宗。
崔氏聽了他的話,瞪了他一眼。“其實你這是又何必呢?現在朝中的大臣,一個個都是什麼事兒都不做。倒不如自己提拔一批上去。既能夠激勵那些老臣的奮進之心,還能夠多做一點事兒。”
“這事兒說的簡單,牽一髮而動全身。這些大臣,都是京城裡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