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3/4 頁)
“是的。”
“如果你把工人的工資和其他的生產成本從銷售價值里扣除,一定還會有一些剩餘價值。這個剩餘價值就是馬克思所稱的利潤。
換句話說,資本主義者把事實上是由工人創造的價值放進了自己的口袋。這就叫做剝削。”
“我明白了。”
“然後資本主義者又把一部分的利潤拿來做為資本,將工廠加以現代化,以期生產成本更低廉的商品,並藉此增加他將來的利潤。”
“這很合理呀!”
“是的。聽起來可能很合理。但就長期來講,情況卻不會如這個資本主義者想象的那樣。”
“怎麼說呢?”
“馬克思相信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本身有若干內在的矛盾。他說,資本主義是一種自我毀滅式的經濟制度,因為它缺少理性的控制。”
“這對被壓迫者來說不是一件好事嗎?”
“是的。資本主義制度的內在因素會驅使它逐步走向滅亡。就這種意義來說,資本主義是‘前進的’,因為它是邁向共產主義的一個階段。”
“你可不可以單一個資本主義自我毀滅的例子?”
“我們剛才說到資本主義者有很多剩餘的金錢。他用其中的一部分來使工廠現代化,可是他也會花錢讓孩於去學小提琴,同時他的太太也已經習慣了奢侈的生活方式。”
“哦?”
“他購買新的機器後,就不再需要這麼多員工了。他這樣做是為了要提高他的競爭力。”
“我明白。”
“可是他不是唯一這麼想的人。這就表示整個社會的生產方式不斷變得愈來愈有效率。工廠也愈蓋愈大,而且在愈來愈少的人手裡集中。那我問你,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
“呃……”
“工廠所需的工人愈來愈少,表示失業的人愈來愈多,社會問題將因此而增加。出現這些危機,就象徵資本主義正邁向毀滅的道路。但是,資本主義的自我毀滅因素還不止於此。當愈來愈多利潤必須花在生產工具上,而生產的產品數量又不足以壓低價格時……”
“怎麼樣?”
“……這時資本主義者會怎麼做呢?你能告訴我嗎?”
“恐怕不能。”
“假設你是一個工廠老闆,當你的收支無法平衡,正面臨破產的命運時,你要怎麼做才能省錢?”
“我可能會削減工資?”
“聰明!是的,在這種情況下,最精明的算盤莫過於此。但是如果所有的資本主義者都像你一樣聰明(事實上他們也是),工人們就會變得很貧窮,以至於買不起東西了。這樣一來,購買力就降低了,而這種情況會變成一種惡性迴圈。馬克思說:‘資本主義私有財產制的喪鐘已經響了。’社會正很快地步向革命。”
“嗯,我懂了。”
“簡而言之,到最後,無產階級會起來接收生產工具。”
“然後呢?”
“有一段時期會出現新的‘階級社會’,由無產階級以武力鎮壓中產階級。馬克思稱此為無產階級專政。但在這段過渡期後,無產階級專政會被一個‘不分階段的社會’所取代。在這個社會當中,生產工具是由‘眾人’,也就是人民所擁有。在這種社會中,國家的政策是‘各盡其才,各取所需’。這時勞動成果屬於勞工,資本主義的疏離現象也就到此終止。”
“聽起來是很棒,但實際的情況是怎樣呢?後來真的發生革命了嗎?”
“馬克思主義造成了社會上很大的變動。毫無疑問的,社會主義已經大致上改善了社會上不人道的現象。無論如何,我們所生活的社會已經要比馬克思的時代更公平、更團結。這一部分要歸功於馬克思和整個社會運動。”
達爾文
……滿載基因航行過生命的一艘小船……
星期天上午,席德被一聲響亮的碰撞聲驚醒,原來是講義夾落地的聲音。昨晚她一直躺在床上看蘇菲與艾伯特有關馬克思的對話,後來就仰躺著睡著了,講義夾放在棉被上,床邊的檯燈整晚都亮著。
她書桌上的鬧鐘現在正顯示著8:59這幾個綠色的發光數字。
昨晚她夢見了巨大的工廠和受到汙染的城市,一個小女孩坐在街角賣火柴,而穿著體面、披著長大衣的人們來來去去,連看都不看她一眼。
席德在床上坐起來時,突然想到那些將會在他們自己所創造的社會中醒來的立法委員,她很高興自己醒來時還在柏客來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