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第3/4 頁)
清包間、數得清也裝作數不清包間等等,總之,排序方式雜亂無章,毫無規律可言。
這是丁逸為自己留了一條後路。雖然開娛樂場所要白道黑/道通吃,但萬一哪天大抓,警察奉命來他的場子裡檢查,在這麼多毫無規律的包間序號面前,說不定就把他們的頭給繞昏了,在警察們正在計算3。5包間後面為什麼會是4。2包間而不是3。6包間時,小姐和客人們早就停止淫溼作對揩乾溼痕不陪你睡集體逃之夭夭了,此時的警察們還正在手持計算器計算包間號的正確取值呢。這一計策就是三十六計續集中的第一計“摸不著頭腦計”,可見丁逸為了自己娛樂帝國的安全運營,真是煞費苦心。
雖然丁逸的包間序號毫無規律,但他把自己包間的最大值取名為“五萬六千八百四十包”,卻顯然是言過其實,有虛假宣傳之嫌了。但這就像當年曹操曹孟德以幾千人馬號稱八十萬大軍,就敢浩浩蕩蕩地攻城掠地、礦泉水企業宣稱自己的水是取自天然實際上是來自自來水廠一樣,這也是宣傳的一貫手法,自古有之,現在亦有之,也怪不得丁逸一人。
扯遠了,剛才說的是丁逸包間命名法中的外包間命名法,而他對內包間是如何命名的呢?這些內包間的命名是如何讓薛寶釵打消了疑慮的呢?
請聽下回分解……
哦對不起,這個故事不是章回故事,不存在下一回,那就不下回分解了,就在這回分解了吧。
這裡先名詞解釋一下,內包間就是在外包間裡面的包間,而外包間,則是在內包間外面的包間。內外包間這其中的關係很是複雜,輕易不容易解釋清楚,我也就不再過多解釋了,悟性高的自會悟到,悟性低的說再多遍也悟不到,你要是悟到了,那並不是我的功勞,是你自身悟性較高的原因;你要是悟不到,當然也不是我的過失,是你本人悟性偏低的緣故。和我無關的事,我在這裡廢話囉嗦,豈不是浪費口舌,還會被英明的編輯或者是英明的編輯們和廣大的讀者及廣大的讀者的親戚們朋友們簡稱廣大讀者的親朋好友們誤以為我在濫竽充數地在這裡胡亂拼湊字數以騙取稿費實際上天可憐見我哪裡是胡亂拼湊字數騙取稿費我只是想跟諸位解釋清楚此時我的真實想法以為我在這裡是胡亂拼湊字數騙取稿費的看法是對我莫大的侮辱和誤解我卻高風亮節地不做過多解釋只是一句話就隨便一帶而過可見我真是一個高風亮節不隨便拼湊字數騙取稿費的負責任的作者這從我在這麼長的一句話裡不隨便新增一個標點符號就可以清楚地看得出來……
等……一下,喘口……氣先,再這麼……說下去,非,非立馬……斷氣不可,一個……作者,一個文學工作者……為了騙……取幾十個字的稿費就斷了氣,真是輕……如鴻毛,太不值當,有辱斯文……對不起孔子孟子和老子,這裡的老子不是稱呼那個古時候的老子而是作者大人的自稱……我我我……我我我……
作者大人打完以上這段話,心下得意萬分,心道終於把前面未加標點符號的那一段話中的字數損失在上面這段話裡用多個省略號補償了回來,這就是所謂的堤外損失堤內補啊,哈哈哈哈。
作者大人本來想“哈哈”個五千多個字以一次性把未來可能的字數損失補回來,但考慮到笑個五千多個字,一不符合事實情況二沒有這樣的心理基礎三沒有這麼大的肺活量,如果請個肺活量大的菲爾浦斯來代替作者大人來笑,卻因菲爾浦斯在奧運會上一次性拿了八塊金牌之後出場費暴漲而沒有這麼多的資金預算,於是只好尷尬地僅僅笑了四聲了事。
好,喘完氣了,繼續講故事。
丁逸對內包間的命名,完全拋棄了數學中以數字命名的方式,而採用了語文中的文學修辭方式。
一號外包間裡的內包間,被命名為“插”包間,二號外包間裡的內包間,被命名為“插插”包間,三號包間裡的內包間,被命名為“插插插”包間,以此類推。
這種命名方法,就是運用了語文中的排比的修辭方式。
薛寶釵初次聽到這樣的包間名時,覺得十分不雅,曾詢問丁逸,這樣命名是不是會被精神文明辦罰款並被立即取締,丁逸回答道:“這裡的‘插’包間,意即是‘插秧’的‘插’,是想讓各位來這裡娛樂的朋友,在娛樂之餘還能想到如果沒有農民伯伯辛苦地插秧耕作,哪有我們這裡衣食無憂的幸福生活呢?所以將內包間命名為‘插’包間,以紀念農民伯伯們的辛苦勞作。怎麼了?這樣命名有錯嗎?為什麼會被精神文明辦罰款並被立即取締呢?”
“這這……”薛寶釵完全沒有料到丁逸如此給內包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