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頁)
任人唯才,可不賣誰的面子。”
見米小俠不說話,馮慶年冷笑兩聲,不屑的又說道。
“等會肯定要比試才學,你豈不就漏了底,雖然大家早就心裡有數,但畢竟你臉上不好看。”
“這個不用你操心。”
米小俠看了馮慶年一眼,輕哼一聲不予理睬
“嘁!不識抬舉!”
馮慶年冷哼一聲走開,心裡暗道,等會兒看米小俠怎麼出醜。
其他六名助教,也是一個個面帶鄙夷,其實他們巴不得有這個機會,能夠揭穿米小俠的老底,讓他好好丟人現眼。
眾人靜靜等候,過了一會兒,周奉賢揹著手走來。
“諸位,今天叫你們來,想必事情你們已經清楚。”
周奉賢也不多囉嗦,開門見山說道。
“官員上要對朝廷負責,下要對得起百姓。國子監擔負為國育才的重任,不論大小事情都不是不能疏忽!今天從諸位中挑選一名賢能,老夫會奏報朝廷,委任為新的主簿。”
“祭酒大人所言極是,我等深受啟發。但不知這次選拔,是怎麼一個章程。”
周奉賢說完之後,有一名助教開口問道。
“既然是為國選才,當然是以才學而定。”
周奉賢輕咳一聲,宣佈說道。
“為了不耽擱時間,今天就不做文章了,諸位每人各作詩一首。老夫會逐個評定,誰的詩好,老夫就舉薦誰。”
“作詩?這個好!”
聽到是比作詩,眾人相視一眼,都是一臉的躍躍欲試。
現在是唐朝初年,詩詞逐漸盛行,文人聚會也常作詩助興。這是既考驗才氣,又有趣味的事情。
“不知是什麼題目。”
接著又有人問道,就算是即興賦詩,也得又有緣由不是。
“太生僻反倒沒有意義,就寫個詠物詩吧。但凡這花園中,能看到的事物,皆可用來作詩。”
周奉賢指了指這花園,接著取出香爐,點燃一根檀香。
“限時一炷香,不分先後,只評優劣。”
古人有七步成詩,但千年來也就一個曹植。一炷香時間很緊張,眾人連忙開始,一個個看著這花園,或是來回踱著步子,或是摩挲著下巴鬍鬚思索。
“詠物詩……”
米小俠目光掃過花園中的景物,也不禁一陣皺眉思索。
“有了!”
香燃了一半,一名助教一拍手掌,快步走到桌案前,拿起毛筆在宣紙上寫下一首無五言絕句。
緊接著不多會,其他人也漸漸成詩,紛紛走到桌案前拿筆寫下。
米小俠在花園裡轉了一圈,直到一炷香快燒完的時候,這才走到桌案前,也寫下一首詩。
說起來,米小俠附體重生,毛筆字是原來身體的功底。雖然不是很好,但還算工整。
“好,我看諸位都寫完了,不知誰先展示展示。”
見所有人都寫完,手裡拿著詩作,周奉賢笑著問道。
“我先來吧,權當拋磚引玉,諸位兄臺見笑。”
有一名助教上前一步,衝眾人拱拱手,展開詩作,清清嗓子朗誦起來。
“一節又一節,肢節生青葉。我雖不開花,亦有蜂與蝶。”
“好!好詩!”
“好一首詠竹!”
這是寫竹子的詩,聽完之後,眾人紛紛拍手讚賞。這首詩雖然用詞簡單,但清新脫俗,算是一首不錯的詩作。
那名助教又向眾人拱拱手,臉上露出一抹笑容,他也覺得還不錯。
“嗯,簡單易懂,尚可。”
周奉賢點點頭,算是認可,心裡卻不禁搖頭。詩如其人,從詩文可以看出人品,此人名利心太重,不堪大用!
“接下來換我吧,我寫的是詠風。”
緊接著,馮慶年站了出來,衝眾人拱手示意,高聲朗誦起來。
“吹落三秋葉,開遍二月花。過江千層浪,入林萬木斜。”
“好詩!好詩!”
“好一個‘過江千層浪,入林萬木斜’,有詠風在前,我的詩該撕了!”
馮慶年詠完,眾人一陣驚訝,這詩寫的太好了,其中一人嗤啦一聲就把辛苦寫成的詩作撕了。
“我的詩雖然也不錯,但遠遠不及詠風,還是不要丟人顯眼了。”
“馮兄詠風在前,看來是不必再比了。”
其他人苦笑搖頭,紛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